展位預訂:021-3114 8748
參觀/媒體聯系:18701766985
QQ:3208399867
郵箱:artsexpo@sgexpo.cn
12月22日下午17時30分許,由四川省交通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甘孜瀘定至雅安石棉高速公路(下稱瀘石高速)余家崗隧道打通了最后的“關節”,實現雙洞貫通。這也是該高速全線首座順利貫通的隧道,實現“零”的突破。
據了解,瀘石高速起于瀘定縣咱里村傘崗坪,接雅康高速,沿大渡河布設,止于石棉縣大杉樹樞紐互通,接雅西高速。線路全長96.51公里,主線采用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技術標準,設計速度為每小時80千米,橋隧比高達86.5%,其中隧道占比約69%。
瀘石TJ9標段的余家崗隧道位于石棉縣新棉街道安靖社區,為雙線分離式中長隧道,左幅長700米,右幅長689米,是瀘石高速全線18座隧道中最短的。該隧道共設置1處人行橫洞、1處車行橫洞、1處緊急停車帶、1處地下變電所,于去年12月14日進場施工。
“今天的意義重大,不僅為后期隧道工程施工積累了經驗,也為項目總體工期可控提供了保障。”在貫通儀式現場,四川交建瀘石高速TJ9標項目負責人余小舟指著隧道口兩側綴滿枝頭的黃果柑說道,去年進洞施工時正值黃果柑成熟的季節,今天又在收獲的時候實現雙向貫通,這份豐收的喜悅是屬于所有筑路者的。
作為全線首座貫通的隧道,余小舟提到,余家崗隧道的長度雖然短,但隧道所處的位置臨近地震帶,不良地質和特殊地質較多,多次出現圍巖等級變化,對項目部及協作隊伍的施工經驗和應急體系等無疑是重大考驗。
余小舟表示,施工過程中,項目經理部始終將安全環保、文明施工放在首位,以打造“品質工程”為目標,嚴格遵循“管超前、嚴注漿、短開挖、強支護、早封閉、勤測量”的原則,采用三“零”模式,推動項目建設。其中,以“零開挖”方式進洞,極大地減少了洞口創面破壞,保障了邊坡的穩定,降低了隧道開挖對周邊生態的影響。同時,以四川交建等為代表的項目建設單位積極探索投建一體模式下的“零距離”溝通機制,并積極落實隧道涌污水處理,達到“零排放”要求。
此外,余家崗隧道還參與了國家應急管理部和四川省聯合舉辦的應急使命2021實戰演練,主要針對在建隧道坍塌救援專項演練,為交建集團積累了寶貴的實戰救援經驗和極好的社會反響。
(從遠處眺望瀘石高速公路項目建設現場 旁邊流淌的為大渡河)
余家崗隧道的雙向貫通只是瀘石高速公路項目建設的一個縮影。截至目前,該高速已完成投資36.01億元,全面完成目標任務。全線累計完成路基工程26%,橋涵工程26%,隧道工程40%,全線傘崗坪、大杉樹等全部7處互通,余家崗、石棉等18座隧道,得妥特大橋、安順大渡河特大橋等重要涉水橋梁正全面加快施工。
下一步,瀘石高速將統籌項目建設“兩手抓”,一抓春節不停工,二抓快速復工復產。提前制定獎勵方案,細排施工計劃,合理人員搭配,穩定施工隊伍,確保馬力全開,力保明年一季度投資建設“開門紅”。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