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位預訂:021-3114 8748
參觀/媒體聯系:18701766985
QQ:3208399867
郵箱:artsexpo@sgexpo.cn
3月18日,“渝越1號”TBM盾構刀盤破壁而出,標志著重慶軌道交通18號線北延工程黃沙溪站—大坪西站右線TBM區間右線順利貫通,項目建設取得又一突破性進展,以“開局即沖刺,起步即加速”,奮力實現軌道項目建設2024年“開門紅”。
重慶軌道交通18號線北延工程線路全長10.61公里,線路東起于小什字站,西至18號線一期工程富華路站(不含)。本次貫通的黃沙溪站—大坪西站區間全長1009.359米,其中TBM段長981.009米,最小轉彎半徑550米,最大坡度為38‰,沿線先后下穿菜袁路跨線橋,上跨電力隧道,下穿軌道交通二號線、巨能(川煤)職工住宅、渝中110千伏七牌坊輸變電工程等8處敏感建筑后進入大坪西站。施工過程中,項目面臨著跨度長、物料運輸難、設備進場困難、大坡度長下坡、硬巖地層壁后注漿填充困難等嚴峻挑戰。
針對TBM施工中的各項難題,項目技術團隊積極開展技術攻關,提出大縱坡小半徑TBM空推平移始發、山地城區大縱坡TBM壁后注漿等創新性建議,不僅完美解決了施工技術難題,為項目節約建設成本300余萬元,還形成了國家級QC成果1項、專利3項、工法2部。
右線TBM“渝越1號”自終點區間始發以來,在穿越多個風險源后,克服重重困難,掘進過站大坪西站,拼裝成型管片1131環,順利到達黃沙溪站,成功完成隧道貫通。掘進施工期間,項目創造了最高單班進尺9米,最高日進尺16.5米,最高周拼裝環數63環,最高月進尺315米的優異成績。
施工過程中,項目通過數字化監控指揮中心,24小時對區間概況、TBM狀態監控、故障報警等進行系統監控,全過程數據采集為實時掌握區間質量提供了關鍵依據,全方位、多角度、高效率為項目管理夯實技術保障;管理人員應用洞內外雙導線聯系測量、陀螺儀定向復測、TBM姿態及管片姿態復測、三次注漿等技術手段,有效提高了TBM掘進姿態控制水平和成型隧道感觀質量,實現工程質量和施工工效的雙提升;TBM班組人員持續總結掘進參數,強化安全管控,定期分析TBM推進速度、推力、扭矩、注漿量等各項掘進參數,優化改進TBM刀具配置、提升管片拼裝質量等技術措施,確保TBM平穩安全高效推進。
重慶軌道交通18號線北延工程是貫通重慶母城渝中區的一項重要交通工程。建成后,將進一步加密渝中區軌道交通線網,填補渝中半島下半城的軌道空白,有效緩解化龍橋、大坪、菜園壩等片區交通擁堵,項目建設對于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實現重慶“交通強市”的美好藍圖,加快建設宜居幸福的現代化新重慶,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