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位預訂:021-3114 8748
參觀/媒體聯系:18701766985
QQ:3208399867
郵箱:artsexpo@sgexpo.cn
隧道展訊 6月3日,中鐵隧道局滬渝蓉高鐵崇太長江隧道數智化管片生產車間試生產,該車間采用了全國最先進的智能化流水施工工藝。
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速鐵路是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八縱八橫”之沿江通道重要組成部分,是長江三角洲城市群骨干城際通道,是實施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支撐長江經濟帶國家戰略需要的骨干線路。
作為全線控制性咽喉工程,崇太長江隧道將實現高鐵首次穿越長江不減速的壯舉。
崇太長江隧道起于江蘇省太倉市鄭和下西洋的起錨地七丫口,穿江而過止于上海市崇明區。隧道全長14.25千米,其中盾構段長13.25千米,獨頭掘進穿越長江長度11.3255千米,是目前建設標準最高、掘進距離最長、規模最大的世界級高鐵越江隧道工程。
“盾構直徑15.4米,相當于五層樓的高度,盾構獨頭掘進穿越奔流寬闊的長江,將攻克業內諸多問題挑戰,刷新多項世界紀錄,站在行業超大直徑盾構智能建造最前沿。”中鐵隧道局崇太長江隧道項目技術負責人翟志國的真切感受,代表著大多數建設者的心聲。
項目負責人許維青介紹,崇太長江隧道以350公里的時速,變天塹為通途,承載著交通強國高鐵過江不減速的夢想,我們一定要加強高鐵隧道智能建造核心技術研究和應用。
走進占地面積135畝的崇太長江隧道PC構件智能生產配送中心,郁郁蔥蔥,一派生機勃勃,現代化工廠和自然環境和諧相融。
中鐵隧道局PC構件智能生產配送中心采用“9+1”布局模式,涵蓋中心試驗室、標準化混凝土配送中心、數智化管片生產車間、數智化鋼筋加工車間、數智化箱涵生產車間、管片水養區、管片試驗區、管片存放區、產業工人社區等九大功能區和信息化管理中心,承擔著崇太長江隧道6999環管片、6699塊箱涵智能生產配送任務。
數智化管片生產車間搭建了國內首套全數字化管片生產線和4條蒸養線設計,單日最大生產能力14環、月最大生產能力350環,從鋼筋下料、入模澆筑到蒸養出窯的管片全自動生產,實現少人化、無人化。
管片生產任務全過程數字化調度,混凝土生產一鍵下單,生產線與拌合站實現智能化交互和調度,生產線運轉狀態在線監控,智能機器人無人操作。與國內其他同類流水線相比,自動化程度提升30%。
管片養護采用蒸汽發生器替代傳統鍋爐蒸養,能耗降低50%,預計減少碳排放量5萬噸。整個流水線配置22個數據采集器、24個智能AI鏡頭,并配合模具以及成型管片的三維掃描、機器算法實現管片生產的全自動流轉,安全質量全過程數智化管控,節能環保、生態親和。
據悉,崇太長江隧道建設總工期84個月,盾構機將于2024年4月始發掘進,2029年11月具備高速鐵路開通條件。該項目建成后,將在上海都市圈、南京都市圈間建起一條快速新通道,對優化沿長江地區鐵路網布局、服務長江經濟帶協同發展,推動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等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隧道展、城市軌道交通展覽會、城市軌道交通展覽會展位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