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位預訂:021-3114 8748
參觀/媒體聯系:18701766985
QQ:3208399867
郵箱:artsexpo@sgexpo.cn
近日,隨著十一號線出入段Ⅱ、Ⅲ線盾構機順利出洞,標志著廣州首條地鐵環線十一號線實現“洞通”。
累計投入盾構機55臺次
十一號線周邊環境和地質條件復雜多樣,施工過程中,盾構機在區間掘進施工時需穿越石灰巖地層、花崗巖殘積地層、斷裂破碎帶、砂層、上軟下硬地層、巖層等,其中以巖溶地層最為廣泛,地下水豐富,溶洞發育強烈,施工難度和風險管控難度極大。
為保障盾構機連續高效掘進,施工單位因地制宜,巧妙創新,分別在電瓶車軌道及電瓶車車頭設置軌道鋼板阻擋裝置及機械式緊急制動錨鉤,“前拉后擋”的防溜裝置有效保障了解掛作業安全,提高水平運輸效率。
優化技術措施完成暗挖施工
受地質條件及周邊環境影響,流花路站、云臺花園至大金鐘區間、廣州火車站至流花路區間、南石路站暗挖存車線等部分隧道采用暗挖法施工。
廣州火車站至流花路區間隧道采用中洞法施工,由于施工作業空間狹小,無法使用大型機械,且區間處在粗砂巖地層中,巖層抗壓強度大,普通掘進機施工效率較低。為加快施工進度,地鐵建設者引進更為小巧靈活的懸臂式掘進機,無需爆破震動就能實現連續開挖,掘進速度快、效率高。區間施工還采用長臺階設計方案,調整傳統CRD法導坑開挖施工順序,先開挖隧道上部斷面,開挖一定距離后開始開挖下部斷面,有效提高開挖工效,降低圍巖開挖擾動風險。
自動化手段加密監測
自2017年5月21日區間隧道施工以來,為保證施工穩步推進,地鐵建設者們通力合作,施工前邀請行業專家進行充分研討論證,并結合地質及周邊環境情況不斷優化設計方案,提前梳理風險源,通過對重大風險源開展現場勘查和評估分析,針對不同風險點,編制了專項施工方案,此外,還建立各方聯動機制,完善應急處置措施,確保掘進過程應急處置快速有效。
施工過程采取24小時全程盯控,通過自動化監測手段,對每環管片掘進參數、出土量、泥漿參數、注漿量、姿態、管片選型等進行監控,及時分析并優化調整掘進參數,有效控制盾構機掘進姿態。加強地面監測,建立“地上地下”應急聯動機制,確保了盾構安全掘進和地面建構筑物始終處于全面受控狀態,順利保障施工安全。
截至目前,十一號線(火車站—琶洲—火車站)土建工程累計完成92%。32座車站中,1座正進行前期準備工作, 2座已開通,28座車站已封頂,其余1座正在進行土建施工;32個區間中,1個已建成開通,31個已全部貫通;赤沙車輛段土建已完工,正在進行機電施工。全線24座車站開始機電施工。
(注:以上車站名稱僅為工程暫定名稱,標準站名應以市政府批準公布為準。)
相關推薦:隧道展會、地下空間、盾構展會、軌道交通施工機械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