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位預訂:021-3114 8748
參觀/媒體聯系:18701766985
QQ:3208399867
郵箱:artsexpo@sgexpo.cn
盾構司機現場作業
通過盾構智慧管理平臺,掘進現場一目了然 通訊員供圖
7月30日,武漢地鐵12號線(武昌段)第一標段鋼都花園站—園林路區間(簡稱“鋼園區間”)左線盾構始發作業在即。
此前的5月31日,鋼園區間右線盾構已始發,“城發壹號”盾構機正以每天6環(9米)的速度向前掘進。
施工方武漢城發集團所屬市政集團隧道公司項目負責人表示,項目團隊將充分發揮“隧行道遠,掘進未來”的精神,精誠協作,以智慧化、精細化管理護航項目生產,鋼園區間預計在今年12月底實現雙線貫通目標。
穿越長江一級階地
鋼園區間右線預計9月貫通
上述標段包含1站2區間,分別為鋼都花園站、科普公園—鋼都花園站區間、鋼都花園站—園林路區間。
鋼園區間右線區間長約1195米,隧道外徑6.2米,線路設計最小曲線半徑1500米,隧道頂埋深13.2到22.5米。
“本區間距離長江約3千米,處于長江一級階地,地層以粉細砂為主,地下水位季節性變化規律明顯,同時區間位于城市主干道園林路下方,需下穿多處建筑物,周邊環境極其復雜。”該項目負責人表示,項目多次召開一級階地盾構區間技術風險分析會,并邀請行業專家把關,針對盾構機選型、刀盤配置、盾尾刷改造、始發接收方案、掘進參數控制不斷優化。
走進施工現場,從業9年的30歲盾構司機史樂樂對著操作臺,緊盯屏幕上實時跳動的數據,查看盾構姿態、路線等,一旦發生偏差便及時修正。
截止7月30日,鋼園區間右線目前已安全掘進380米,且已完成始發井鋼套筒及負環拆除、洞門環梁施工、掘進百環首件驗收等工作,正嚴格按照建設方及監理方規定的單班掘進環數穩步推進。
在安全度汛方面,項目組織全體作業人員進行雨季施工安全教育;組織成立防汛應急救援小組及準備9臺應急抽水泵;定期舉行防汛相關應急演練,提高全員自救互救能力。
“盾構機24小時連續作業施工,我們還加大設備供應儲備,配備大量專業技術人員等,正朝著9月實現區間右線貫通目標穩步推進。”項目負責人說。
構建智能管理平臺
“活數據”助力安全高效施工
走進項目智慧盾構指揮中心,大屏幕上顯示著“城發壹號”盾構機實施掘進狀態,值班人員點擊數字化平臺功能按鈕,與正在井下巡視的安全員連線。
“報告,右線洞門處無異常,即將進入右線區間隧道......”通過安全員頭戴的智能安全帽可以很清楚看到井下隧道的實時影像——這是武漢市政集團隧道公司構建盾構智慧化管理平臺,以智慧化、數字化、精細化管理為工程建設保駕護航的縮影。
為實現數字化項目管理,該公司搭建了智能盾構大數據分析系統及數字化展示中臺,通過建立隧道WiFi通信網絡和UWB定位網絡,實現基于音視頻的施工協同和米級定位,以可視化表現技術和算法為支撐,以盾構數據采集、存儲為基礎,為項目安全管控綜合決策提供依據。
同時,該公司還與華中科技大學合作,開展基于機器視覺與數字孿生的盾構施工風險智能管控研究與應用工作,包括盾構實時位置姿態信息可視化研究、盾構掘進渣土智能監測系統研究、盾構滾刀刀具磨損離散元分析研究、盾尾滲漏監測與預警研究等。以高壓富水砂層超深盾構掘進、側穿和下穿構筑物、控制地層損失和盾尾密封等施工風險為切入點,以盾構智能化輔助施工及精細化控制和可視化大數據管控平臺為著力點,助力項目安全、高效施工。
“讓環境更安全、讓施工更高效、讓風險更可控。”項目負責人說,通過應用這些新技術、新方法,向項目數字化管理邁進,進一步推動企業技術發展轉型升級。
武漢地鐵12號線是武漢軌道交通線網規劃“環+射線”骨架結構中唯一的環線,全長59.9千米,是目前世界第二、亞洲最長的城市地鐵環線,線路共設站37座。該項目建成運營后,將有效緩解武漢中心區客流壓力,極大促進武漢經濟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