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位預訂:021-3114 8748
參觀/媒體聯系:18701766985
QQ:3208399867
郵箱:artsexpo@sgexpo.cn
【解說】平均海拔3000米,年均氣溫零下2.2攝氏度,全年冬期施工時間達7個月,高寒缺氧、空氣稀薄,晝夜溫差大,自然環境惡劣,生態環境極為脆弱……在這樣的河西走廊地質條件下挖隧道,究竟有多難?
因地質與水文條件復雜,有著“中國地質博物館”之稱的新烏鞘嶺隧道已全線貫通。近日,記者實地探訪了正在建設中的新烏鞘嶺隧道。
難度究竟有多大?項目經理部安全總監劉陽介紹說,建成后通車4分鐘的隧道,整整修了4年。
【同期】中鐵三局蘭張三四線鐵路蘭武段XQ2標項目經理部安全總監 劉陽
烏鞘嶺隧道高海拔地區,高變形,高埋深,隧道的變形量是比較大的,因為它隧道的主體通過千枚巖和志留系的巖,這個從地質學上講這段變形是比較大的,遇水變形非常得大,從我們實測來說應該是在變形50公分到1米之間。
通過和設計院聯系,和建設單位聯系,專家組的成立,采取了一個雙層支護的施工方案,采取了一些針對性的措施,能夠保證我們順順利利地通過烏鞘嶺隧道的比較不良的地質。
【解說】新烏鞘嶺隧道全長17.125公里,設計時速250公里,為雙線隧道,是全線最長的特長隧道,是我國第三代穿越烏鞘嶺的隧道,也是我國第一座利用既有斜井施工并利用既有線通風的隧道。
【同期】中鐵三局蘭張三四線鐵路蘭武段XQ2標項目經理部安全總監 劉陽
比如說咱們最難的就是要解決路通的問題,通訊通的問題,電力通的問題,主要這幾個比較關鍵性的因素咱們要先解決。
最早的時候20年前,這塊是沒有路的,沒有交通便道進來的,我們現在進來條件已經算很好了。相比以前的話很好了,至少咱們有以前的便道,咱們能進來,有以前的斜井咱可以利用。
連我們的管理人員,到一線的工區,到現場的班組,前前后后參與的人員有幾千人。
【解說】新烏鞘嶺隧道因其施工難度大,對全線貫通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項目全線建成后,將成為陸上絲綢之路的又一條高鐵通道,有助于加強路橋通道與京蘭通道、蘭廣通道的連接,對完善甘肅省西部地區高速鐵路網布局、促進絲綢之路黃金段甘肅省河西走廊快速客運通道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
據了解,蘭張三四線鐵路是甘肅鐵投集團控股鐵路項目,由該集團公司和中國鐵路蘭州局集團作為出資人代表出資建設,項目采用代建管理模式,由蘭州工程建設指揮部建設管理。自2019年項目開工建設以來,甘肅鐵投集團全力保障項目建設資金,協調解決項目建設難題,督促項目安全、質量、進度和環水保工作,項目建設進展順利,計劃年底前完成全部工程建設任務,預計明年6月通車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