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位預訂:021-3114 8748
參觀/媒體聯系:18701766985
QQ:3208399867
郵箱:artsexpo@sgexpo.cn
近日,隨著軌道板內部墊層的結束,標志由上海申鐵負責投資建設、上海東華地方鐵路開發有限公司代建、中鐵十四局承建的上海市域鐵路機場聯絡線2標隧道內部結構全部完成。9月5日,已順利移交站后鋪軌單位,為工程順利通車奠定基礎。
4月12日盾構隧道順利貫通后,項目建設團隊一鼓作氣,35天高效完成后續拆機工作,以精密細致的施工策劃、科學合理的管理措施、安全嚴謹的施工管控,全力推進工程建設,成為全線率先完成盾構內部區間移交的標段。
上海機場聯絡線隧道內部結構包括中隔墻、電纜槽、軌道墊層施工等,過程中面臨拼裝精度控制要求高、單側通道寬度窄等難點。拼裝精度控制要求高:中隔墻在國內首次采用預制拼裝,單塊重達21噸,安裝精度要求高、拼裝難度大。
單側通道寬度窄:隧道為單洞雙線設計,中隔墻施工完成后,單側通道寬度僅為3.8米,無法滿足運輸車輛掉頭及會車,造成場地狹小,且隧道內部施工工序較多,存在交叉作業,物料運輸困難,項目優化施工工序,強化工序銜接,優先確保關鍵線路材料供應。
項目聯合鐵建重工研發出國內首套一體化中隔墻智能拼裝成套設備,實現預制構件一鍵自動抓取、高精度智能拼裝以及頂部連接件安裝同步自動化施工,創造了全線中隔墻最快拼裝記錄,單月最高拼裝進尺達到1200米,同時還一次性提高拼裝精度,極大縮短了后續施工周期,針對異型電纜槽施工的問題,項目與模板廠家積極溝通,優化模板配置,實現電纜槽澆筑一次性成型。
項目團隊從優化配置人員、物資材料、機械設備、混凝土設備供應等要素資源入手,通過領導現場盯控、增派人員到混凝土供應公司駐站、增加運輸車輛、輪班流水作業等舉措,克服工期緊、物料運輸困難、澆筑混凝土體量大等實際困難。
據項目總工陳辰介紹,為保證盾構隧道內部結構施工高質量完成,建設團隊及時優化施工方案、調整施工工序,采用由隧道中間向兩端施工的方式,增加澆筑工作面,并在兩側設置混凝土下料管,增加混凝土運輸車輛,保證混凝土發料連續、澆筑連續。據了解,最高峰時期左右線共有4個作業面同時澆筑,確保隧道內部結構施工的順利完成。
據悉,上海機場聯絡線工程建成通車后,乘客往來虹橋與浦東兩大綜合交通樞紐由原來的90分鐘縮減至40分鐘。同時,將進一步增強浦東和虹橋綜合交通樞紐對長三角區域的輻射作用,服務長三角城市群,為提升上海全球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提供有力支撐。
相關推薦:隧道展會、地下空間、盾構展會、軌道交通施工機械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