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位預訂:021-3114 8748
參觀/媒體聯系:18701766985
QQ:3208399867
郵箱:artsexpo@sgexpo.cn
魏哲正在工地上巡查。本報記者 安旭東攝
元旦假期,在中鐵十四局京唐城際鐵路八標項目部,記者見到了這樣一張有點特殊的辦公桌——桌子上,除了辦公電腦、施工圖紙,還有早已涼透的早餐,以及兩個擺件:一個是一家三口在天安門前的合影,另一個是“京通號”盾構機模型。
這張辦公桌的主人,是項目部副經理魏哲。他人在哪?工作人員說,“京通號”盾構機剛始發幾天,是最需要密切監測、積攢數據的階段,為運潮減河隧道施工提前做準備。做事細致的魏經理,一早連飯都沒吃就去施工現場了。
京唐城際鐵路起自北京城市副中心綜合交通樞紐站,終至河北省唐山市既有唐山站,其中的燕郊至唐山段,已于2022年12月30日開通運營。中鐵十四局承建的運潮減河隧道,是京唐城際鐵路全線貫通前的最后一條隧道,也是北京城市副中心地區的首條高鐵大直徑盾構隧道。
搭乘工程電梯,記者來到地下9米深的位置,“京通號”盾構機赫然出現在眼前。真是個巨無霸——總長約138米、主機總重量約1800噸、開挖直徑達13.3米。伴著機械運轉的聲音,魏哲正巡查各部件運行情況,他扯著嗓子對記者說:“震撼吧?這是咱國產的!”
1993年出生的魏哲已經跟隧道施工打了8年交道。剛參加工作時,看著國外進口的那臺開挖直徑9.33米的盾構機,自己一個勁兒地贊嘆,“能在一臺設備上集成機械、電氣、液壓、流體、傳感等多種技術,設計、制造這家伙的人,得多牛啊!”如今9年過去了,國產盾構機技術已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就拿“京通號”來說,編號是1388,這意味著,它是鐵建重工制造的第1388臺盾構機。
魏哲在地下巡查了兩圈,各項運行數值全都正常,便回到地面,在相對安靜的環境下繼續采訪。施工場地旁邊,京哈鐵路線繁忙得很,火車一輛接著一輛。“隧道穿越運潮減河時,盾構機距離京哈鐵路只有23米,這是整個工程最大的風險點。”魏哲說,過去一整年時間,他都在項目上優化盾構機施工細節,“副中心這邊地下是高密實中砂地層,石英含量相當高,對盾構機刀盤的磨損非常大。”為了實現“全過程不換刀”,他帶領團隊用了4個月的時間,做了十多份方案,終于結合刀具軌跡、刀盤扭矩等因素,對原有刀具合金尺寸、配置方式進行了增強。
提到這一點,魏哲很是興奮,“現在咱們國產的技術,一點也不比國外差,很多地方甚至超過了他們。”比如,“京通號”堪稱智能盾構機,刀盤配備有光纖連續式及液壓式磨損檢測裝置,在掘進過程中可實現對刀具磨損量的實時檢測,操作人員可及時調整盾構掘進參數,提高掘進效率,保障施工安全。
“我們在和時間賽跑。2024年6月15日,必須完成隧道施工。”魏哲說,他和同事們有信心。京唐城際鐵路開通后,將有效提升北京通州至唐山城際通道運輸服務水平,還可以與周邊快速客運網共同形成京津冀地區軌道交通網絡,加快構建“軌道上的京津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