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位預訂:021-3114 8748
參觀/媒體聯系:18701766985
QQ:3208399867
郵箱:artsexpo@sgexpo.cn
歲末天寒之際,鎮江經開區大路鎮東北側臨長江岸邊,中交一公局港發(江蘇)建筑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現場一片繁忙火熱的場景,車間里一排邊電光激閃,火花四射,此起彼伏。電焊工賈國華戴上防護面罩,低頭彎腰,正一邊用扳手壓實,一邊手持焊槍,仔細焊接鋼筋每個點位。
工人焊接起來的一個個弧形鋼筋骨架,組合起來之后呈現一個巨大的圓形,這是用于隧道建設的盾構管片鋼筋骨架。“一天時間,我們一組人加班加點,能做12個直徑為9米的鋼筋骨架。”透過透明的防護罩面,賈國華的額頭滲出一層細密的汗珠,轉頭說道。
眼下,在企業車間,像賈國華這樣的電焊操作通過物聯網設備,實現了數字化溯源建設。“我們在管理系統中,做了數據采集中心,每一道工序都進行了聯網,從鋼筋焊接到混凝土澆筑,后續審核、建議,每個環節都可以追溯到最末端,實現產品質量、生產安全全過程追蹤。”公司副總經理唱立軍介紹,企業生產的盾構管片是隧道的主要裝配構件,猶如一個“金鐘罩”,為隧道打造一圈保護屏障,承擔著抵抗土層壓力、地下水壓力等荷載作用。作為隧道的永久襯砌結構,管片密閉相接,環環相扣,為疾速奔馳的列車提供安全空間。
除此之外,企業積極創新盾構管片施工工藝,建設了新型盾構管片預制全流程智能化生產線,首次應用重型AGV小車全流程轉運,研究和應用模具自動開合、管片自動吊裝、三維自動檢測、智能溫控獨立蒸養等多個場景,實現盾構管片預制全流程智能化,有效保障盾構管片生產質量。
“我們現在生產的盾構管片都是大直徑定制化產品,主要為‘萬里長江第一隧’之稱的海太長江隧道、上海地鐵嘉閔線提供預制構件。”唱立軍介紹,目前項目總產值約3500萬元,目前已經完成380環的生產量。企業生產的盾構管片抗滲等級達到P15(P代表最大水壓力),每平方米可承受600噸壓力,抵抗地震烈度7級以上。
作為央地合作的成果,中交一公局港發裝配智造科技項目于2022年11月動工建設,2023年11月進入試生產階段,實現一年時間建設、投產,預計盾構管片的年生產量將達到21萬立方米。“項目充分利用經開區岸線和腹地,最大化釋放了東片碼頭岸線資源的功能和效益。為了保障生產進度,我們開展聯動服務、精簡審批流程,盡最大力度做好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大路鎮科技創新和投資促進局副局長馮炳杰介紹,該企業廠區距離東側夾江碼頭約800米,依托區域港口岸線以及江海聯運優勢,生產下線的盾構管片能夠通過長江直接運抵上海、深圳、山東等建設現場,大大降低運輸成本,為經開區利用區域優勢發展裝配式建筑產業、建設數智建筑產業集聚區探索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