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位預訂:021-3114 8748
參觀/媒體聯系:18701766985
QQ:3208399867
郵箱:artsexpo@sgexpo.cn
8月22日,隧道股份黨委書記、董事長張焰帶隊赴上海隧道開展工作調研。調研中,張焰董事長指出,隧道股份上海隧道要明確定位、明確戰略、明確發展模式,致力于成為地下工程領域的頭部企業和高科技、高標準、高品牌企業,以創新的思維和改革的精神,持續培育企業新質生產力與核心競爭能力,為全球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與更新升級提供卓越服務。
隧道股份黨委副書記、總裁葛以衡,總部相關職能部門,上海隧道領導班子成員出席調研會議。
隧道股份黨委書記、董事長 張焰
張焰董事長對隧道股份上海隧道近年來取得的發展成果表示充分肯定,并對市場新形勢下的企業未來發展做出重要指示。張焰董事長指出,當前,隨著城市從“增量發展”邁入“存量提質”的更新改造新周期,上海隧道作為生于城市、長于城市,未來依舊將根植于城市的領軍企業,要充分適應形勢之變、市場之變,以服務城市能級提升、環境宜居、綠色發展為職責使命,以創新的思維和改革的精神,優化產業結構、做強專精特新,持續培育企業新質生產力與核心競爭能力,為城市高質量發展持續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01
要明確定位、明確戰略、
明確發展模式,致力于成為
地下工程領域頭部企業
近年來,上海隧道打造了諸多標志性地下工程,積淀了國際化市場競爭的強大實力與技術優勢。面向未來,要堅定信心、乘勢而上,依托自身的專業優勢,秉持“專領域、深開發、廣覆蓋”的經營方針,從境內走向境外、從中國走向世界,進一步提升規模、鞏固行業話語權,為打造成為地下工程領域的頭部企業砥礪前行、奮發作為。
要以成為地下工程領域的頭部企業為目標,結合行業形勢與市場需求,進一步明確定位、明確戰略、明確發展模式,以“為民造福、實現自我”的企業文化與社會責任引領上海隧道高質量發展;要堅持科技創新、技術引領,圍繞企業目前已經形成的先進技術、工藝、工法開展模式研究,發揮數字賦能的引擎作用,將好的工藝工法固化為“標準化服務”,進而成為企業市場開拓的“殺手锏”;沒有規模就沒有話語權,上海隧道要以一體化思維考慮城市發展的規律性特點,從原先“圍繞工程走轉向圍繞城市走”,從深耕城市、深耕市場的立意,聚焦城市需求、市民需要,為其基礎設施更新改造與能級提升不斷創造價值、提供服務;要利用好上海的本土優勢與豐富項目案例的輻射效應,持續輸出城市建設與更新領域的“上海樣本”,把上海寶貴的實踐經驗帶到市外、海外,形成標準模式、打造系列產品,同時要發揮好領頭羊作用,以產業協同的思維引領帶動集團數字化業務、綠色能源等產業板塊的一體化輸出。
02
要堅持科技創新、管理創新
致力于成為高科技企業
“人無我有、人有我優”是上海隧道長期以來保持行業領先的關鍵所在。面向城市存量更新的新時代,上海隧道要堅持科技創新、管理創新,圍繞數字盾構產業,要牢牢把握專業技術、工藝裝備這一核心,以開放的姿態、平臺的思維,打造市場廣泛參與、多方合作共贏的數智平臺,以領先的數字化技術為客戶業主賦能,為城市發展賦能;要以“資源集成”的思維建強供應鏈,通過供應鏈管理、一體化管理,形成超大型項目、城市更新類項目的標準化管理模式,并不斷總結、不斷提升;要持續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在機制、政策、財務等各方面加大優質資源配置,推動快速發展,助力打造形成新的產業集群、新的產業增長極。
03
要推動產業結構、業務模式、
運營機制創新,致力于成為
高標準、高品牌企業
只有改革創新才能把握發展主動。上海隧道要進一步深化改革,推動產業結構創新、業務模式創新、運營機制創新,成為高標準、高品牌企業。要加快產業結構創新,牢牢把握深化改革的各項任務目標,推進要快、落實要快,切實將改革“藍圖”轉變為企業發展的“實景圖”;要推動業務模式創新,聚焦企業新興業務加快創新業務模式、考核體系、管理體系,推動多元業務蓬勃發展;要促進運營機制創新,探索建立符合國有企業實際的長效激勵機制,激發廣大干部員工“干事創業”的干勁和熱情。同時,要加強安全質量、經濟成本等內部管理管控,持續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
隧道股份黨委副書記、總裁 葛以衡
當前城市基礎設施的行業發展存在著諸多“變與不變”,但變肯定是永恒的主題。作為地下空間領域的領軍企業,上海隧道要轉變思維、與時俱進,從傳統的工程思維轉向產業化思維,主動結合行業形勢、企業實際,探尋市場發展機遇,積極通過以嘉瀏模式為代表的一體化運營理念與全生命周期服務理念,形成長周期的項目+服務模式,推動企業在實現專業能力提升的基礎上,更實現產業能力的提升;要從服務行業產業發展、關注未來價值的角度出發,進一步推動科研向科創的轉變,對標對表科創類企業,盡快圍繞新興產業形成產品、機制與對應的評價體系,更好地激發團隊創新創業精神,走好市場化發展之路,助力上海隧道始終引領行業發展,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