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位預訂:021-3114 8748
參觀/媒體聯系:18701766985
QQ:3208399867
郵箱:artsexpo@sgexpo.cn
5月7日正午時分,烈日炙烤著中老邊境磨憨鎮,氣溫高達33攝氏度。空氣悶熱又潮濕,讓人有點喘不過氣。
在中老鐵路友誼隧道二號斜井出口、搭建在斜井左側山包上的一頂綠色帆布帳篷內,普洱基礎設施段“00后”職工孔智杰早已汗濕了全身。他一邊啃著饅頭,一邊以雙腿為“桌”,再次查看檢查項點記錄。
友誼隧道為中老鐵路跨境隧道。為防止無關人員進入隧道危及行車安全,在有防護柵欄和斜井門的基礎上,普洱基礎設施段在隧道口和斜井口分別設置了值守點,由磨憨綜合維修工區8名平均年齡只有21歲的小伙子組成小分隊,在兩處輪班值守。
二號斜井出口處的帳篷內部空間狹小,占地僅為4平方米左右。孔智杰說:“兩個值守點都需要進行24小時值班,每12小時換一次班。中老鐵路開通以來,我已經累計值守75天。”
“兒時曾經想長大后要參軍保家衛國,現在守護跨境隧道的安全,同樣是在守護國門,雖然工作有點枯燥,但我感到非常自豪。”孔智杰說,他以另外一種方式,實現了兒時的夢想。
夕陽西下,晚風驟起。磨憨晝夜溫差極大,白天酷暑難耐,晚間涼意襲人。小小的帳篷四周烏黑一片,孔智杰的手機是唯一的光源。帳篷外,蛐蛐的叫聲仿佛小夜曲,陪伴著他度過值守時光。
孔智杰從學校畢業后,從陜西老家來到中老鐵路工作,一直堅守在中老邊境。值守點沒有手機信號,也沒有同伴可以說說話。被問起如何緩解思鄉之情時,孔智杰拿出一本已經翻得起毛邊的專業書籍說:“想家的時候我就看書,把注意力轉移到工作上來。”
另外一邊的友誼隧道口,值守小隊的隊員王博超也在認真履行著自己的職責。磨憨地區天氣炎熱,耐餓易保存易攜帶的饅頭,成為王博超和小伙伴們自帶餐食的首選。餐食雖然簡單,但年輕人們吃得挺滿足。
王博超主要負責通過監控視頻實時監控隧道口、隧道內、斜井口等8個重要處所。相比帳篷,監控室內的條件稍好些,但工作項點更多、責任也大。值班時,王博超在屏幕前一刻也不停歇地觀察著。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斜井口智慧安防系統的安裝完成,位于斜井口的帳篷值守點將于近日結束“使命”。這套系統可以實時監測斜井口的情況,并及時發出預警,小伙子們坐在監控室內即可進行值守,無論是作業環境還是效率,都將有很大改善和提升。
對這些年輕人來說,青春的意義就是扛得住惡劣環境、耐得住孤獨寂寞,堅守祖國邊境一隅,將自己的青春歲月奉獻給守護鐵路安全與暢通,加油!鐵路好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