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位預訂:021-3114 8748
參觀/媒體聯系:18701766985
QQ:3208399867
郵箱:artsexpo@sgexpo.cn
通車現場
1月11日,深圳公常路中山大學深圳校區段下穿改造工程地下隧道正式通車,將有效緩解區域交通壓力,改善中大深圳校區師生及周邊居民的出行環境,實現光明科學城片區的客貨分離。
公常路中山大學深圳校區段下穿改造工程位于光明區,起于光僑路西側,經中山大學深圳校區選址范圍,向東經羌下村至深圳與東莞交界處,道路全長3.56公里,其中地下道路長2.645公里。地下道路采用干線性城市主干道標準,50公里/小時,雙向6車道;地面道路采用生活性主干道標準,40公里/小時,雙向6車道,寬70米。
在景觀設計方面,項目下穿隧道出入口U型槽頂棚以“翻開的書本”為理念,透光條形天窗從大到小漸變,可滿足從亮至暗的光照需求,在太陽照射下地面呈現條形投影仿佛書本上一行行的文字,實現了項目景觀與中山大學深圳校區建設風格協調、統一。
據介紹,數字化技術應用是項目建設過程中一大亮點。例如,項目充分利用“BIM+”、物聯網、移動互聯、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打造管理駕駛艙,實現人、機、料、法、環等現場數據的采集及智能化管理。通過建立強大的數據庫,實現信息之間的串聯互通,形成項目統一的工地管理數據集成中心,為項目管理、安全、質量風險防范、生產指揮等提供數據支撐,為管理人員提供項目相關信息的綜合分析與展示。
項目與中山大學深圳校區、深圳地鐵6號線支線建設進行同步、平行、交叉施工,基坑全長近2.65公里,寬28.9米,為公路與地鐵長距離并行施工的明挖隧道,開挖深度最深達到22.4米,施工難度較大。為此,項目采用了自主研發的基坑全自動化監測系統,監測內容覆蓋地表沉降、鋼筋應力、支撐軸力、樁體水平位移、水位監測等,并可將監測數據、預警信息發送至手機、平板、電腦等終端,從而實現了項目24小時、不受惡劣天氣影響的連續實時監測,有效保障了施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