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位預訂:021-3114 8748
參觀/媒體聯系:18701766985
QQ:3208399867
郵箱:artsexpo@sgexpo.cn
1月9日,從廣州市中心區交通項目管理中心(以下簡稱“項目管理中心”)了解到,車陂路—新滘東路隧道已于2022年1月7日晚完成項目最后一節沉管E2-1管節的沉放安裝工作,預計年中實現隧道貫通。
聯通四區交通動脈 有效緩解過江壓力
車陂路—新滘東路隧道是廣州市市政交通重點項目,由廣州市交通運輸局主管、市中心區交通項目管理中心負責組織實施、中交第四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負責施工建設。項目位于廣州琶洲—員村地區,南起現狀新港東路北側,與閱江路相交,下穿珠江,向北與臨江大道、花城大道相交,終點于現狀黃埔大道交叉口,全長約2.07千米。項目采用城市主干道標準,道路規劃寬度60米,隧道段雙向6車道,設計車速60千米/小時。該隧道是連接廣州國際金融城與琶洲大灣區琶洲數字經濟創新試驗區的戰略發展通道,也是聯通黃埔區、天河區、海珠區、番禺區交通動脈的重要環節,建成后將極大地緩解琶洲大橋、東圃大橋的過江交通壓力,對促進廣州市東部區域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車陂路隧道效果圖
科技引領創新 匠心智造市政交通精品
建設團隊極其重視技術創新工作。項目實施期間,一是建設了智能化鋼筋加工廠代替傳統加工廠,提高了鋼筋加工效率與質量;二是研發了步履式機械化全斷面模板體系,助力開展國內內河首次的干塢法全斷面預制沉管施工;三是針對大體積混凝土控裂問題進行技術攻關,總結形成一套全斷面整體式后澆帶法沉管澆筑關鍵技術,生產出表觀無任何細微裂縫的高質量沉管成品;四是結合項目自身的特殊條件,研發了大型鋼塢門陸上制作及安裝、水下無人切割鋼管樁、模板整體寄存等新型施工技術;五是引入BIM(建筑信息化模型)技術助力項目管理,幫助項目降低多項施工安全風險并加快施工進展,同時降低施工用地需求。目前項目已取得豐富的科技創新成果,包括3項科學技術進步獎、1項省部級工法、43項專利(9項發明、34項實用新型)、3項BIM技術應用獎、21項優秀QC成果(5項國家級、16項省部級),并發表了13項論文,其中1篇被SCI(科學引文索引)收錄。
落實關鍵節點 助力隧道全線貫通
項目開工四年來,在各級領導、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參建各方共同作戰,克服征拆、狹窄場地、自然條件、新冠疫情等各種影響因素,全力推動項目建設,項目建設不斷取得突破性進展。2020年12月23日,首批全斷面澆筑內河沉管順利完成起浮作業。2021年1月中旬,E3、E4沉管順利浮運出塢。2021年8月31日,E4管節沉放對接完成并順利與暗埋段實現對接。隨著最后一節沉管管節的順利安裝,標志著我國國內首條單管節最長、首次采用全斷面澆筑的內河沉管隧道施工取得全面成功。
根據目前建設推進情況,隧道預計于2022年底實現完工通車。下一步將繼續推動后續施工,合理規劃最終接頭施工開展,為提升周邊地區交通承載力和廣州市環城快速交通線效率,推動構建“一江兩岸三片區”的廣州城市新格局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