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位預訂:021-3114 8748
參觀/媒體聯系:18701766985
QQ:3208399867
郵箱:artsexpo@sgexpo.cn
當前已進入三伏天,站在地面頂著烈日施工像是在鐵板上炙烤,但“躲在”20米深的地下避開驕陽并不會感受到一絲清涼。
“不僅熱,還很濕,胸口比較壓抑,非常難受。連軸干了12個小時,滿身都是泥和汗,洗了把臉這才舒服點。”早上7時許,剛下晚班的盾構司機李林說。
今年23歲的李林,2021年畢業后來到中鐵十六局集團軌道公司昆明市220千伏永和(云紡)輸變電工程電纜通道土建工程項目擔任盾構司機。
他揉著惺忪的雙眼說:“不過,‘協作號’是公司在西南片區首臺施工電纜隧道的盾構機,能開上它很榮幸,它也是地下施工中我最深情的陪伴。”
回憶起初到項目接觸盾構機這個龐然大物時的心情,李林說:“近百米的長度、近500噸的重量讓我震撼不說,尤其是面對操作臺上有4個屏幕、10個界面、70多個按鈕,一開始都不知道該看哪個。”為了能夠馴服這條“鋼鐵巨龍”,李林只想盡快掌握安裝調試、掘進拼裝方面的技能。
每天,他都會跟隨師父準時到達隧道施工點。不見陽光、沒有信號、潮濕悶熱、燈光昏暗、隧道逼仄、馬達轟鳴,構成了盾構作業的現場環境。盡管如此,一進入不到2平方米的盾構機操作控制室,李林的心就沉靜了下來,他會目不轉睛地盯著大大小小幾十組隨時變動的數據,根據不同的水文地質情況,以及所面臨地下建構筑物和管道情況,及時請教師父如何正確操作紅綠白若干排按鈕,以控制好每個參數,保障泥土開挖、管片拼裝、注漿等工作安全進行。
操作方法掌握了,盾構司機還得克服心理壓力,“挺緊張的。”李林說,“操作不好,出渣口會掉泥,清理起來很辛苦;超挖還會導致地層沉降,甚至塌方等嚴重后果。”
記得有一次,掘進過程中由于渣土改良不好,出現噴涌現象,班組人員在機身內清理,他心里真不是滋味兒,“那起事故后,我都會高度保持集中注意力,嚴格監控數據再沒有半點懈怠。”李林說。此外,每次上崗前,李林都先從盾構機最后端走到最前端,邊走邊觀察每一個部件,特別重點檢查盾構機動力來源——高壓電纜和保證充足水源冷卻高速運轉機器的水管。
在半年多時間的不懈努力后,李林漸漸摸清楚盾構機的“脾氣”,除了會把控基本方向,面臨不同地質、周邊環境,還能熟練調整掘進速度、掘進力矩系列參數,做好渣土改良、保障掘進姿態等工作。在師徒二人共同努力下,項目于2021年12月以15環/班的成績刷新了西南分公司盾構掘進記錄。
“從去年到現在,每次走在成型的隧道內,看著一環環嚴絲合縫的管片,我都為自己參與建設的隧道工程激動不已;能夠成為‘國之重器’的一名操作手,我也感到非常自豪。”李林說。接下來,他將繼續加強隧道施工相關知識的學習,以提升技能,為隧道建設貢獻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