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位預訂:021-3114 8748
參觀/媒體聯系:18701766985
QQ:3208399867
郵箱:artsexpo@sgexpo.cn
8月21日,隨著一聲炮響,由甘肅天隴鐵路有限公司建設、中鐵城投集團總承包、中鐵二局參建的天隴鐵路全線最長控制性隧道——新麥積山隧道5#斜井正式進洞,標志著天隴鐵路天水段進入隧道工程實質性施工階段,全面拉開項目主體工程建設序幕。
天隴鐵路北起甘肅省天水市,南至甘肅省隴南市,新建正線全長215.218公里,是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和甘肅省“十三五”鐵路發展規劃確定的重點項目,也是甘肅省第一條全額投資、自主修建的鐵路工程,規劃工期5.5年。
新麥積山隧道全長19.818公里,目前進洞的5#斜井隧址位于秦嶺中山區,不良地質主要為滑坡、f30斷裂帶,施工周期長、洞內施工運輸組織困難。且隧道進洞口主要為粘質黃土,洞身地層洞主要為泥盆系中統舒家壩組板巖夾片巖,洞口圍巖自穩能力較差,加之洞口地表覆土厚且為膨脹性黃土,失水或含水過大均易造成土體失穩,安全風險高。同時,沿線分布有大量國家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一級水源保護區等,環境保護要求等級高,施工存在較大難度。
據中鐵城投集團新建天水至隴南鐵路EPC工程總承包項目副指揮長宋貴軍介紹,“天隴鐵路開工至今,我們堅持一線跟進、現場辦公,對征遷難點問題進行科學分析研判,及時協調解決,確保安置、搬遷、拆除等工作有序推進。”
自隧道工程開工建設以來,該項目部還成立了圍巖攻關QC小組,專題研究解決隧道進洞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在超前地質預報、隧道圍巖沉降及安全性能等方面進行詳細的分析完善和論證,并在雨季來臨前完成洞口邊仰坡防護及洞門導向墻施工,為隧道進洞安全施工、縮短工期,降低工程成本創造良好條件。
同時,加大縣鎮村三級協調力度,科學制定施工計劃,合理規劃每一塊場地,克服機械運輸、材料組織、征地拆遷難等困難,再通過強化后勤保障服務,嚴格落實屬地疫情防控等舉措,確保施工生產24小時不間斷。
施工中,該項目部科學優化施工方案,狠抓施工工序銜接,管理人員認真執行班前安全講話、日常周月巡檢和領導帶班等制度,全體參建人員頂高溫、戰酷暑,為新麥積山隧道5#斜井安全、優質、高效進洞打下了堅實基礎。
“修筑鐵路我們也要做到山水共美,在筑牢綠色生態屏障下,讓黃河流域繼續造福甘肅人民也是我們的初心使命。”據中鐵二局天隴鐵路1標四分部負責人黃化介紹,為最大限度保護當地生態環境,該項目部臨建工程通過優化土石方開挖方案,盡量平衡填挖量,以減少對地面植被的破壞;在棄渣場設置、選址、堆置方式上,遠離水源保護地及不占用永久性耕地,同時設置沉淀池和安裝污水凈化處理器以控制施工廢水排放,采取道路硬化、植草植樹等防護措施,從而達到預防或減緩施工期間對生態環境影響,讓綠水青山變成更多金山銀山。
據悉,天隴鐵路屬于甘肅省“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兩廊六軸十直聯”中“西部陸海新通道國際走廊”中東通道鐵路之一,更是溝通南北經濟的重要發展“大動脈”,使絲綢之路經濟帶與長江經濟帶在甘肅省實現聯通。它的建成通車,對打通隴東南至川渝地區新的客貨運輸便捷通道,完善西部陸海新通道網絡布局,推進沿線國土資源開發和新型城鎮化進程,加快實現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