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位預訂:021-3114 8748
參觀/媒體聯系:18701766985
QQ:3208399867
郵箱:artsexpo@sgexpo.cn
10日的馬家河,雖然陽光明媚,但河谷溫度在5℃左右,仍有些寒意。在十堰市中心城區水資源配置工程輸水主干線馬家河水庫尾部向房縣大木廠鎮方向,直徑4米的隧洞正在向大山深入延伸,一眼望不到頭,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
24小時施工隧道每天掘進30米潮濕悶熱的隧道里,工人正操作“武當號”硬巖 TBM掘進機作業。
隧道內外,工人們干勁十足,連續皮帶機正在高速運轉,將“武當號”硬巖 TBM掘進機“啃”碎的巖石源源不地運出。碎石從3米多高的傳輸終端落下,發出“噼里啪啦”的聲音,如同催征的鼓點在山谷里激蕩。
“這個春節我們只放了兩天假,農歷正月初二就上班,100多名工人采取三班倒,日夜不停地干,每天掘進29米左右。”中鐵十八局集團十堰市中心城區水資源配置工程施工4標項目常務副經理苗斌說,這個標段已經掘進近5公里。
十堰市中心城區水資源配置工程主要解決十堰市中心城區居民生活用水、工業生產用水、生態用水,改善城區的用水條件和水生態環境。工程從竹山潘口水庫取水,引入馬家河水庫,再經支線引入百二河水庫,建設總工期54個月。
記者一行乘坐動力小火車進入隧道,剛走到洞口時感覺還比較冷,但是往里走,溫度越來越高,濕氣越來越大。
途中,正趕上工人們移動高壓電纜。十堰中心城區水資源配置工程4標項目部 TBM經理安倉說:“高壓電纜就是給TBM(盾構機)提供動力的,每隔500米延伸一次。機械式拖拽的話可能會傷到電纜,所以我們采用人工拖拽。”
安倉介紹,TBM是目前隧道掘進工程的關鍵設備,集光、機、電、液、傳感、信息技術于一體,有“穿山甲”之稱。目前服役于十堰中心城區水資源配置工程有“武當號”“水源號”“車城號”TBM,其中“水源號”TBM是我國自行研制的全球最小盾構機,在馬百支線穿山打洞。
隧道里潮濕悶熱,工人們只穿著反光馬甲作業。現場管理人員介紹,從早上8點,掘進班組25人就進入隧道作業,一直要到晚上8點才能出隧道。掘進二班班長甘春祥說:“里邊的溫度有30℃左右,一天要出好幾斤汗,衣服都濕透了。”這種隧道內外溫差的情況,被工人們戲稱為“冰火兩重天”。
當天,在距此4公里外的中鐵十八局承建的馬百支線工程現場,也是一片熱火朝天的場景,目前已經開挖輸水隧洞550多米。
“現在兩邊每天掘進30米左右,尤其是馬百支線,爭取今年底將馬百支線打通。”苗斌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