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位預訂:021-3114 8748
參觀/媒體聯系:18701766985
QQ:3208399867
郵箱:artsexpo@sgexpo.cn
2月2日,農歷大年初二。太湖西岸的江蘇宜興市周鐵鎮,中鐵十六局負責施工的國內在建最長干線公路湖底隧道——341省道宜興段竺山湖隧道現場,依然是一片繁忙熱鬧的施工景象。
竺山湖隧道施工現場
早上6時,天色還有些陰沉,天空中飄起了蒙蒙細雨。中鐵十六局341省道宜興段項目安全總監張路波小心翼翼地從被窩里起身,簡單洗漱后,看了看仍在熟睡中的妻子和女兒,略帶不舍地推開房門,騎著項目部配備的專用電動車趕往現場,開始一天的安全巡查。工程進場后,張路波每天早上都要沿著工地繞行至少一圈,不論刮風下雨,雷打不動。
張路波(中)在施工現場安全巡查
竺山湖隧道全長7.81千米,張路波和同事們負責施工的宜興側長4.07千米,其中有1.93千米的隧道處在太湖水域。“春節前,我們已經完成了1.6千米的筑島圍堰施工,在太湖里形成了5個寬約220米、長度在80米至460米不等的特大型作業倉,相當于在水中沉放了5個相連的特大號‘鋼鐵盒子’。”張路波介紹道,春節期間,有20多臺鉆孔樁機、200多名工人在作業倉內進行樁基礎施工,最重要的就是保證水中作業倉的密閉性,保證工人和機械的安全。
沿著圍堰一側向太湖深處行走,一來一回至少有3.5千米的路程,張路波走走停停,或俯下身子查看圍堰鋼板連接處、或步行至15米深的倉底檢查機械運轉情況……原本只要40分鐘的路程,張路波用了近兩個小時才走完。
米磊給工友發春節紅包
和張路波一樣選擇堅守崗位的,還有該項目樁基三隊的班組長米磊。“春節期間,我們三隊有70多名工人在工地過年。”米磊說,“我們跟工人算了一筆賬,和往年在其他工地放假相比,臘月二十五到正月十五的這20多天時間里,至少可以完成400根樁基施工任務。除了項目部發的蘋果、除夕的餃子、春節的聚餐和加班工資外,勞務班組還給每人發了個大紅包,大伙兒都干勁滿滿。”
廖光權(右一)檢查鋼筋廠設備用電
廖光權是項目上為數不多的老鐵道兵,今年已經是連續第三年在工地過年。工作40多年來,他先后參建了大秦鐵路、蕪湖長江大橋、六沾鐵路、蒲都高速等多個重點工程。去年夏天,他從鄭萬鐵路轉場到竺山湖隧道,負責全線的電纜架設、電氣設備安裝調試、機械維修等。
“我們以前干電工,左肩扛著竹梯,右胳膊挽著一盤電纜,在工地爬上爬下,栽電桿、架電線,都是靠人工?,F在科技進步了,現場的電氣設備都是智能控制,不學習就跟不上了……”午飯時間,和年輕技術員們閑聊起來,廖光權滿面紅光,對新一年的工作充滿信心,“今年在這個工地,也要爭取帶出一兩名年輕電工,給公司培養優秀的技工人才。”
張冬升(右二)和工程部同事討論施工方案
今年27歲的技術員張冬升,飯后喜歡和同事到項目總工程師李世權的辦公室聊聊自己在現場管理和技術上遇到的問題。“自己負責的隧道陸域段,施工高峰期有三軸攪拌樁、旋挖鉆機等近20臺大型機械交叉施工,一臺機械平均50分鐘就能完成一根20多米深的樁基。”張冬升說,這20多臺機械“連軸轉”起來,現場鋼筋籠、混凝土偶爾也會“供不應求”,出現“搶料”“打架”的情況,怎么才能抓好現場班組、工序之間的協調和銜接,進一步提高施工效率,是自己一直思考的問題。
“要提前摸清楚每臺機械的綜合產能、人員配備、物料需求等情況,過程中實時盯控,靈活變動……”“兩種不同的樁基設備,可以根據不同的地質結構、不同的施工任務,錯開位置和時間安排施工,降低過程安全風險……”屋內,李世權和年輕技術員們把施工圖紙、設計方案平攤在辦公桌上,你一言我一語,聊得興起;屋外不遠處,打樁機、裝載機、混凝土罐車開足馬力,大干正酣。
“341省道宜興段項目今年計劃完成產值16億元,平均每個月要完成1.33億元,大家一刻也不敢松懈。”李世權介紹說,過年期間,項目部綜合考慮了不同作業點工期情況、各班組人員在崗情況,對原有任務量進行靈活調整,讓機械配備強、人手充足、產能旺盛的隊伍多干點、多掙點,讓留守人員少、產能較弱的隊伍做好休整,為節后全面大干做足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