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位預訂:021-3114 8748
參觀/媒體聯系:18701766985
QQ:3208399867
郵箱:artsexpo@sgexpo.cn
由駐鄂央企中交二航局參與投資建設的襄陽市東西軸線(襄江大道)魚梁洲過江隧道完成最后一節沉管安裝。至此,10節沉管全部安裝到位,建設團隊向著下半年全線貫通的目標沖刺。
作為國內整體規模最大的內河沉管隧道、華中地區首條內河沉管隧道,襄陽市東西軸線(襄江大道)魚梁洲過江隧道全長5.4公里。其中,兩次下穿漢江的沉管隧道長1011米,由東汊660米6節沉管和西汊351米4節沉管組成。從籌備期開始,二航局項目團隊就始終把技術創新放在關鍵位置,開啟了自主研發,實現國內首條實現沉管隧道建設全產業鏈國產化的征程。
“此次安裝的第10節沉管全長91.5米,重約2.4萬噸,相當于約1.8萬輛小汽車的重量。”二航局項目負責人孫曉偉說,漢江水下能見度不超過30厘米,加之沉管體型龐大,項目部通過自主研發的沉管施工全過程信息監控系統監測調控,將沉管成功下沉至漢江水下23米處,完美實現了沉管管節對接接頭偏移不超過20毫米,軸線偏差不超過50毫米的目標。
此外,在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的建設基礎上,襄陽東西軸線(襄江大道)更加注重技術上的創新和智慧基因的引入。二航局依托旗下技術中心從關鍵技術、核心裝備、特殊材料、智能建造等多個領域入手,實現由“中交制造”到“中交質造”+“中交智造”的跨躍,誕生了“三個最大”:即世界最大規模千米雙軸線沉管預制干塢、國內最大規模臨江超厚砂卵石強透水地層超深超大基坑、國內最大規模超深格型地連墻岸堤防護結構。
“我們自主研發的內河沉管基床高精度智能移位浮式整平船,圓滿完成對漢江水下14米至28米的河床進行整平作業。”二航局技術中心副總經理馮先導說,沉管隧道在一次舾裝階段,首次采用裝配式端封門結構,并將自主研發的國產GINA止水帶用于沉管隧道建設,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
“三年來,全體建設者打破國際壟斷,實現了項目眾多從無到有的突破,連續四個春節的堅守一線,最終實現沉管安裝的完美收官。”襄陽市政府投資工程建設管理中心總工程師張林說,下一步,項目部將對沉管干塢預制場“二次封閉”后,進行1250米干塢現澆隧道施工,實現水陸隧道相接。
據悉,襄陽東西軸線(襄江大道)魚梁洲過江隧道通車后,將為襄陽市打造“一心四城”空間布局結構提供“加速度”,有力加快樊城、東津新老城區的聯通聯動,成為引導城市向東拓展、帶動人口聚集和功能轉移的重要交通軸、發展軸和景觀軸,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有效提升襄陽的區域影響力,助力襄陽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同時,該項目的成功實施也為沉管隧道建設全產業鏈國產化發展提供重要的技術借鑒和經驗積累,對引領國家內河沉管隧道技術發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