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位預訂:021-3114 8748
參觀/媒體聯系:18701766985
QQ:3208399867
郵箱:artsexpo@sgexpo.cn
此次成果評價專家委員會由云南大學教授屈俊童,西南林業大學副院長、教授張慶文,云南省交通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白國權,華能瀾滄江水電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陳鴻杰,云南省科學技術院國家注冊咨詢工程師、研究員王曉旭等專家組成。
經過專家評審,認為由中鐵四院集團西南勘察設計有限公司、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昆明地鐵建設管理有限公司、中鐵十六局集團北京軌道交通工程建設有限公司、中鐵四局集團有限公司完成的“高地震烈度地區盾構下穿既有建構筑物綜合加固方法研究”項目針對高烈度區在富水軟土地層盾構下穿多層磚混砌體建筑物沉降變形大和拆遷困難難題,通過理論分析、數值模擬、計算分析、設計施工指導和現場監測數據分析等方法對盾構下穿磚混砌體相互作用機理、變形控制標準、綜合加固方法(含盾構隧道加固措施和磚混砌體地基、基礎及上部結構抗震加固)進行研究。主要創新點如下:首次系統提出“二階段”(先地下后地上)綜合加固解決思路和技術方法,并在高地震烈度區盾構下穿既有建構筑物群中成功應用,縮短地鐵建設工期,避免建筑物拆遷,保證建筑物結構安全和延長后續使用年限;采用改進刀盤配置、控制盾構掘進參數的綜合技術,首次對單體建筑群樁基礎進行大規模切樁穿越;加強盾構管片設計與洞內注漿綜合加固措施,首次進行盾構管片直接托承樁基,形成新的基礎受力體系。項目獲授權發明專利1件、實用新型專利4件,發表論文5篇。研究成果成功應用于昆明地鐵1號線西北延環城南路站-得勝橋站盾構區間下穿鐵路局三角大院住宅樓抗震加固改造工程、昆明地鐵6號線二期盾構區間下穿林駿苑和冶金住宅A棟建筑物樁基加固保護工程,推廣應用在1號線西北延工程盾構區間穿越鷹王酒店和市畜牧站及2號線盾構區間穿越行包樓切樁工程,對昆明地鐵建設做出突出貢獻,解決了設計施工中的工程技術難題,促進了行業技術進步,產生了顯著的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效益,推廣應用前景廣闊。該項目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由中鐵四院集團西南勘察設計有限公司和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完成的“新型跨座式單軌路基工程關鍵技術研究”項目在調研類似工程及研究成果基礎上,采用理論研究、模型試驗和數值分析方法,對跨座式單軌路基的結構形式、動力特性、變形控制標準以及設計計算方法進行了系統研究。取得主要創新成果如下:首次對新型跨座式單軌路基結構在列車動荷載作用下各結構層動應力、振動加速度及動位移的特征與規律進行了系統研究,極具開拓創新性;在柳州輕軌建設中設計了新型跨座式單軌路基結構(試驗段),創新性地提出了低置路段單軌工程解決方案,屬國內首創;提出了跨座式單軌路基動力荷載設計計算公式、路基結構、質量控制設計參數及技術標準,填補了國內乃至國際跨座式單軌路基工程技術標準的空白。項目獲授權專利3件,發表論文3篇。成果成功應用于柳州軌道交通示范線工程建設中,對柳州輕軌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規范了跨座式單軌路基工程設計,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推動了跨座式單軌路基工程設計技術發展。該項目成果總體達國內領先水平,部分達國際先進水平。
由中鐵四院集團西南勘察設計有限公司、昆明理工大學、中鐵十一局集團有限公司、昆明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昆明地鐵建設管理有限公司等單位完成的“高原湖相泥炭質地層地鐵營造關鍵技術研究”項目以昆明市軌道交通6號線,首期工程1、2號線,5號線等工程建設為依托,開展了泥炭質土物理力學特性、基坑開挖與支護關鍵技術、盾構區間土層加固及掘進施工控制技術、軟土路基處置技術、盾構隧道運營期沉降控制、運營安全保障技術等方面的科技攻關。主要創新點如下:通過對高原湖相泥炭質土的試驗研究,獲得其宏細觀物理力學參數及規律,改進了土力學流變-固結控制方程,揭示了泥炭質土的流變、固結、沉降特性及演化機理;創新提出了泥炭質土層逆作連續墻施工技術,避免了地下管線的遷改,節省遷改費用,保證施工工期;發明了適用于盾構隧道洞內注漿的止回裝置及注漿管,解決泥炭質地層和富水砂層盾構隧道洞內注漿涌水涌砂及掉管難題。研發出洞內注漿加固體強度檢測裝置,突破了常規鉆芯取樣擾動大、取樣困難和測試結果離散性大的技術難點;改進了適用于深軟地基復合網筒碎石樁加固技術,有效解決深軟地基中路基、場坪、綜合車庫等加固難題。項目獲授權發明專利2件、實用新型專利20件、省級優秀工法2項,發表論文19篇。相關研究成果成功應用于昆明軌道交通5號線、1號線西北延、2號線二期等項目,對昆明地鐵建設做出突出貢獻,解決了設計施工中的工程技術難題,促進了行業技術進步,產生了顯著的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效益,推廣應用前景廣闊。該項目成果總體達到國內領先水平,部分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經專家組全面審核,與會專家一致同意,“高地震烈度地區盾構下穿既有建構筑物綜合加固方法研究”、“新型跨座式單軌路基工程關鍵技術研究”、“高原湖相泥炭質地層地鐵營造關鍵技術研究”3個項目通過科技成果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