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位預訂:021-3114 8748
參觀/媒體聯系:18701766985
QQ:3208399867
郵箱:artsexpo@sgexpo.cn
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建設現場。 廣東省水利廳 供圖
隨著“粵海42號”TBM掘進機29日在廣東東莞大嶺山破巖而出,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全線48條盾構隧洞全部貫通。該工程計劃于2023年底通水,助力保障粵港澳大灣區供水安全。
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是國務院部署加快建設的全國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是廣東省“五縱五橫”水資源配置骨干網絡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繼港珠澳大橋之后粵港澳大灣區又一項重大基礎性工程,由粵海集團負責投資、建設與運營。
廣東省水利廳介紹,該工程從西江干流佛山順德鯉魚洲取水,向珠江三角洲東部的廣州市南沙區、東莞市和深圳市供水,并為香港特別行政區以及廣東番禺、順德等地區提供應急備用供水條件,惠及約5000萬人口。工程全長113公里,設計年供水量17.08億立方米,總投資約354億元,設計總工期60個月。
粵海集團介紹,該工程采用深埋隧洞輸水方式,其中盾構隧洞總里程135公里(部分線路雙洞),開挖直徑4.1米至8.3米,同時投入了29臺土壓平衡盾構機、18臺泥水平衡盾構機和1臺TBM掘進機共計48臺,輸水隧洞開挖深度和盾構機投入規模之大均屬國內罕見。
粵海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從第一臺盾構始發到最后一臺盾構貫通,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的“盾構征程”歷時900多個日夜,項目建成后有望成為世界上流量最大的長距離有壓管道調水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