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位預訂:021-3114 8748
參觀/媒體聯系:18701766985
QQ:3208399867
郵箱:artsexpo@sgexpo.cn
打開地圖,在黃河“幾”字灣內,曾經有一片浩瀚的沙漠——毛烏素沙漠,沙漠中有條河叫無定河。歷史上,無定河是一條憂傷的河。它曾是漢族與匈奴反復爭奪的前哨,“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無論是戰爭還是工程,人類在此展開的每場大型活動幾乎都蒙上悲壯色彩。
往事越千年。2015年,一項浩大的鐵路工程穿越無定河一路向南。這一次,歷史被改寫:1800多公里戰線上的228座隧道工程,安全事故是零,人員傷亡是零。這是一組讓人肅然起敬的數字,它的創造者就是已經建成通車的浩吉鐵路(原蒙華鐵路)。
中國中鐵四局參建的浩吉鐵路是“北煤南運”國家戰略運輸通道,也是世界上一次性建成并開通運營里程最長的鐵路
地處無定河邊的白城隧道,是浩吉鐵路最難的隧道之一。
2018年11月7日,國際隧道協會(ITA)工程獎項在中國安徽省滁州市揭曉,浩吉鐵路白城隧道“采用大斷面馬蹄形的土壓平衡盾構方法首次應用于黃土隧道”榮獲“國際隧道協會2018年度技術創新項目獎”。值得關注的是,該獎是國際隧道界最高獎,被稱為隧道界的“奧斯卡”,這也是中國中鐵首次問鼎國際隧道工程領域最高獎項。
下面,跟著小編一起看看中國中鐵四局承建的白城隧道問鼎隧道界“奧斯卡”背后的故事
白城隧道位于陜西省靖邊縣,隧道全長3345米,為時速120公里的單洞雙線電氣化鐵路隧道,最大埋深81米,最小埋深7米。
在施工過程中,白城隧道使用了世界首臺大斷面“馬蹄形”盾構掘進機——“蒙華號”。
“蒙華號”創造出單月掘進308米的施工紀錄,較傳統礦山法施工效率快了5倍,成功穿越天然氣管道、供水管線、包茂高速公路、風積砂層等重大風險地帶。2018年1月26日,蒙華鐵路白城隧道世界首臺大斷面馬蹄形盾構機實現順利貫通。
首創“馬蹄形“”盾構破解特殊地形施工難題
為何要使用“馬蹄形”盾構施工?先從白城隧道的特殊地形說起。它位于毛烏素和黃土高原的交界處,是蒙華鐵路施工難度最高的隧道之一。
白城隧道洞口附近是厚厚的黃色沙土,這種地質名叫新黃土,松軟難以成形,加上穿過輸油輸氣管線、淺埋層等復雜的地形地質,進度緩慢不說,塌方風險也極高。
白城隧道頭頂19米就是包茂高速公路,隧道開挖時極有可能導致公路沉降。為保證公路安全,地方交通部門要求蒙華鐵路公司對高速公路進行改建,僅此一項將增加1000萬元左右費用。
如何破解這一難題?蒙華公司和中鐵四局決定去尋找隧道掘進的新裝備、新工法。中鐵裝備集團也加入到應對挑戰的隊伍中來,聯合鐵道第三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和西南交通大學,經過數十次反復研討交流和現場踏勘調研,歷經近三個月的方案評審和討論,提出白城隧道的異形盾構施工方案。
“全球首創”“完全自主知識產權”……自誕生起,“蒙華號”就閃耀著創新的光芒。
“蒙華號”僅用440天就完成隧道全線3345米掘進任務,速度是傳統礦山法的5倍。盾構不僅克服了新黃土土質疏松對隧道掘進帶來的各種風險挑戰,安全穿越了高速公路、輸油輸氣管線、淺埋層等重大風險源,還創造了最高日掘進19.6米、最高月掘進308米的紀錄。
2018年1月26日,世界首臺大斷面“馬蹄形”盾構機順利出洞,標志著中國的隧道施工技術和裝備發展已經得到突破式的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