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位預訂:021-3114 8748
參觀/媒體聯系:18701766985
QQ:3208399867
郵箱:artsexpo@sgexpo.cn
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堅持走高質量發展之路。近日,由中建三局綠投公司投資,三公司承建的湖北省首個入選全球基礎設施中心項目庫水務項目武漢市最大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華中地區首條淺層污水傳輸隧道——武漢市黃孝河、機場河水環境綜合治理二期PPP項目機場河截污箱涵工程盾構順利貫通。
該項目是武漢市推進“四水共治”、恢復濱水生態綠城的重點項目,建成后機場河污水可實現處理達標排放,輻射面積約130平方公里,惠及周邊200余萬居民,有效改善機場河流域水環境整體面貌,促進武漢城市水環境綜合治理,助力長江大保護。
428天,地下蛟龍“一盾到底”
項目采用綠投8號盾構機,由于場地限制及設計要求,整個盾構隧道需一次始發、一次接收,中間無過站井,歷時428天,順利完成3050米淺埋掘進任務。
盾構全線覆土深度5-6米,為保障隧道盾構順利掘進,項目進行精細化、清單式任務管理,確保各環節工作標準落實到位。
首創“小型盾構始發井口道岔排布施工方法”,累計運輸渣土60000方,相當于26個標準游泳池的容量,平鋪管片2500多環,相當于95個標準籃球場大小,施工效率提高13%。
科技攻關
克服盾構連續小半徑轉彎難題
截污箱涵設計兩個連續小半徑轉彎,轉彎半徑120米,是盾構施工中一大難題。
項目創新提出淺覆土地層連續小半徑曲線盾構施工關鍵技術工法,根據地質多變性和粘性特點及小半徑的曲率,確定設備選型、刀盤開口率以及刀片參數等重要數據。
量身打造主動鉸接裝置,轉彎半徑最小可至20D,幫助盾構機精確調整與中心線的偏差,隧道軸線誤差控制在5cm內,確保盾構機按照設計路線掘進,最終精準貫通。
“打通經絡”
形成超大污水處理與循環系統
機場河截污箱涵隧道盾構的順利貫通,將徹底打通機場河暗涵污水與機場河明渠末端CSO調蓄池的輸送通道,極大緩解機場河流域的排污壓力,凈化后的達標水源將引至機場河、府河,進而連通長江水循環,形成一個良好的生態循環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