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位預訂:021-3114 8748
參觀/媒體聯系:18701766985
QQ:3208399867
郵箱:artsexpo@sgexpo.cn
近日,在廣州地鐵十一號線華師站施工現場,伴隨著刀盤的緩緩轉動,盾構機破洞而出,順利到達接收井,標志著十一號線天河公園至華景路至華師盾構區間(簡稱“天華區間”)雙線盾構隧道順利貫通,成為春節后首個實現雙線貫通的盾構隧道。
因“地”施策 應對多變地層
據悉,天華區間盾構隧道雙線全長約5.4公里,自天河公園站北端明挖段開始,向西北方向延伸。區間沿線地質條件復雜,地形起伏較大,盾構機需連續在硬塑狀殘積粉質黏土、全風化、強風化、中風化、微風化巖等地層中掘進,穿越上軟下硬地層累計達1.5公里,容易產生地面沉降、側移等問題,且軟硬交替變化地層下施工,對刀具磨損十分嚴重,掘進施工難度大、安全風險系數高。
為科學應對不同地層,保證盾構機順利掘進,在施工過程中,廣州地鐵和施工單位中鐵三局的建設者們嚴格落實安全和質量雙控舉措,通過加強監控量測,安排專職人員24小時值守,并結合隧道內配置的監控攝像頭,保持地面和地下的實時聯動,密切關注地面及周邊建筑物沉降變化情況及盾構機掘進的各項參數等,及時調整盾構機掘進姿態及刀具配置,確保盾構掘進施工的效率和質量。同時,在施工過程中,地鐵建設者們還總結出了硬巖地層管片上浮控制、背后二次注漿漿液配備改進、近距離頻繁側穿既有橋梁樁基、下穿高層建筑物沉降控制、強風化層帶壓轉常壓開倉等多種施工工藝,全過程累計常壓開倉共26次,逐一破解了多變地質條件施工的難題,大幅度降低了因地質條件不確定帶來的安全風險,為隧道雙線貫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因“境”而變 攻克穿越難題
天華區間地處市中心繁華地段,需先后穿越多處重要交通要道和既有建筑物。盾構機穿越過程中,需將沉降嚴格控制在5毫米內,不能對地面建筑和交通產生干擾。同時,現場還需面對狹小空間施工、渣土外運管制和穿越既有運營地鐵線路等重重困難,施工組織強度高、統籌協調難度大。
由于該區間始發位置與運營中的二十一號線天河公園站聯通,受車站及地下管道、地面車輛、人流等影響,現場可用于施工的場地空間較為有限。為有效解決盾構始發受場地制約的影響,地鐵建設者們結合當前國內地鐵盾構施工經驗,多次邀請專家對施工方案進行充分比選和論證,結合現場勘察情況,對盾構機進行針對性改造設計,通過優化分體始發工藝,較好解決了場地受限難題,順利完成了在狹小空間二次始發的任務。同時,針對不同建、構筑物的具體情況,項目部制定了詳細保護方案,并對周邊建筑物地基進行加固或隔斷保護,嚴控施工質量,加強地面巡視,并根據沉降數值變化,實時調整掘進參數,必要時進行跟蹤注漿及補漿保護,保證盾構機以良好的狀態均衡、快速通過特殊地段,有效控制地表沉降、側移等風險。
(注:以上車站名稱僅為工程暫定名稱,標準站名應以市政府批準公布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