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位預訂:021-3114 8748
參觀/媒體聯系:18701766985
QQ:3208399867
郵箱:artsexpo@sgexpo.cn
“經檢測,本次管片錯臺環縫1毫米,縱縫0毫米,拼裝質量合格。”日前,第三方監理對中鐵十四局承建的江陰靖江長江隧道管片拼裝結果進行檢查,認為錯臺量和錯臺率遠小于施工規范,施工精度是同類工程的6到10倍。
開挖直徑達16.09米的江陰靖江長江隧道是國內正在掘進最大直徑盾構隧道,目前已掘進4900多米。建設之初,中鐵十四局就聚焦“交通強國建設江蘇樣板標志性工程、中國高水壓大直徑盾構隧道建設創新工程、國際領先智慧建管養技術綜合應用品質工程”目標,以技術創新提升工程品質。
成型隧道內,兩萬四千多塊管片渾然天成、滴水不漏,得益于該集團與高校聯合研發的超大直徑泥水平衡盾構同步雙液注漿關鍵技術。該技術使兩種漿液僅10多秒就成為膠凝狀,并在短短30分鐘內形成早期強度,有效控制管片上浮,填補了我國超大直徑泥水盾構隧道同步雙液注漿的空白。此外,建設者聯合相關單位研發雙液漿壁后檢測設備,采用地質雷達掃描技術檢測管片外注漿效果,連續不斷給隧道做“CT”檢測,確保隧道周圍地層穩固。
在該隧道敞開段和過渡段施工中,建設者首次采用清水混凝土工藝,使得長713米的主體結構側墻及頂板光潔細膩、美觀白亮,16萬立方米混凝土無任何開裂和滲漏。據領銜開展抗裂清水混凝土研究的項目副經理李敏介紹,使用低膠材用量、小流動度的原材料才能控制裂縫,而想要清水光滑的外觀效果,則要使用高膠材用量、高流動度的材料,“裂縫控制和外觀結構是一個矛盾的共同體。”為解決這一矛盾,項目部團隊成立抗裂清水混凝土攻關小組,聯合專業機構進行系統性研究。為選購符合標準的原材料,他們安排專人跑遍全國采購,并經歷近9個月的時間,經過上千次試驗,最終從60組數據中獲得了一套可用于實體施工的配合比、指導書及操作手冊。圍繞該工藝他們已形成企業標準1項,論文成果8篇,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2項,省級工法2項。
為解決盾構工作井側墻與環框梁之間滲漏水的通病,項目部在國內首次將自密實大流態抗裂混凝土應用于工作井側墻施工,開創性解決工作井滲漏痼疾。在研究階段,建設者進行了30余次試驗,確定了混凝土擴展度、倒塌、自密實砼對側墻模板側壓力等各項性能指標,工作井側墻歷時103天順利澆筑完成,未發現滲漏水情況。
長江江底地層富含中粗砂夾雜粉細砂,并混合鈣質膠結物,使刀具磨損嚴重,極大影響盾構掘進效率。為此,他們與刀具生產廠家聯合攻關,將普通刀具改成大合金刀具,在刮刀刀刃上鑲嵌金剛石,打造了世界最硬刀具,以硬治硬,實現盾構掘進2000米不換刀,比普通刀具使用壽命延長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