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位預訂:021-3114 8748
參觀/媒體聯系:18701766985
QQ:3208399867
郵箱:artsexpo@sgexpo.cn
隧道展訊 從2013年確定沉管法工藝到2023年5月1日正式通車,我國北方寒冷地區首條跨海沉管隧道——大連灣海底隧道和光明路延伸工程正式通車。
大連灣海底隧道全長約5.1公里,為雙向六車道,主線設計速度為60公里/小時。隧道南岸設有3個出入口,分別為民主廣場出入口、港灣廣場出入口和港隆路出入口,而隧道北岸只有一個出入口。
驅車從海底隧道最南端的港隆路入口駛入,隧道內燈光明亮,路面平整,行車平穩、體驗舒適。
頂部設有指示牌,提醒駕駛員距離各出口的距離,為駕駛員辨別方向與路線提供方便。隧道通風性強,打開車窗,十分涼爽。車輛以60公里/小時速度行駛,原本需要40分鐘的路程,在海底隧道只需要5分多鐘的時間即可到達。
從隧道駛出后,可以根據現場交通指示牌和路面標線,通過繞行,駛入光明路隧道,繼續向北通過光明路和三座互通立交上通行,最后從關廂路立交(原201國道立交)最北端駛出,進入201國道,去往金州和后鹽高速口方向。
大連灣海底隧道和光明路延伸工程南起中山區人民路,北至201國道,主線全長12.1公里,包含海底隧道、山嶺隧道各一條,水下立交一座,陸上互通立交四座。
工程南起大連市中山區人民路,向北以沉管隧道下穿大連灣海域,連接北岸城市主干道,并延伸至201國道。主線全長約12.1公里,其中大連灣海底隧道全長約5.1公里,光明路延伸工程全長約7公里。工程建設標準為城市快速路,設計時速60公里,雙向6車道,使用年限為100年。
大連灣海底隧道工程采用“沉管法”工藝緊密連接大連灣兩岸,南北兩岸車程由以前40分鐘左右縮短到5分鐘,打造了城市內部跨??缃B接、服務城市發展的典范,有效破解了大連灣的C字形構造,構建起大連灣南北的5分鐘“便民生活圈”;光明路隧道采用“銑挖工藝”,建成了東北地區首例非爆開挖的硬巖隧道,成功解決了工程穿越石油化工區的安全風險,為繁榮都市再塑“安全屏障”。
為了建成這條交通大動脈,中交一航局項目團隊克服了地質條件復雜、施工風險大、技術難題多等困難,成功破解寒冷地區海工混凝土結構百年耐久性難題,實現了大型船舶、水下電纜插座等核心裝備和技術的國產化,并首次將“頂進節段式”最終接頭、透水式接岸結構、碎石基床全漂浮整平等新結構、新技術應用于沉管隧道工程中,創下我國乃至世界沉管隧道施工史上的“第一”和“之最”。
大連灣海底隧道由18節預制沉管首尾相接組成,單節沉管最大重量約6萬噸,相當于一艘中型航空母艦的排水量。自2020年12月首節沉管成功安裝以來,建設者們創下“破解寒冷地區海工混凝土結構百年耐久性難題,自主研發沉管隧道頂進節段法最終接頭,國內首創全漂浮基床整平技術,12小時安裝一節沉管、20個月安裝18節沉管、安裝國內曲率最大曲線沉管”等一系列世界跨海沉管隧道建設新紀錄。
相關推薦:城市交通軌道展、隧道展、城市軌道交通展覽會、城市軌道交通展覽會展位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