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位預訂:021-3114 8748
參觀/媒體聯系:18701766985
QQ:3208399867
郵箱:artsexpo@sgexpo.cn
隧道展訊 近日,廣州進入汛期,降雨來勢猛、強度大,不少駕車市民對通過積水隧道存在擔憂。
在廣州市黃埔區市政設施監控指揮中心的一塊大屏幕上,實時顯示著全區隧道、易澇點涵洞的實時水位、應急設備狀態、視頻監控等信息,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了解到,這是黃埔區新應用的隧道防汛應急指揮系統,它可以起到隧道積水險情預警和交通疏導作用,保障汛期群眾的道路通行安全。
實時監測,遇險情可及時預警攔截
作為黃埔區推進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隧道防汛應急指揮系統不僅能實現日常值守的功能,還可通過數據交換傳輸,達到聯動相關職能部門進行應急處理的目的。
據介紹,隧道防汛應急指揮系統設計遵循“平急兩用”思維,“平時”用作隧道的運行狀態監測、前端設備管理與維護、應急預案管理,“急時”則用作險情處置、應急指揮、資源調度,系統可集成到市政應急指揮平臺。
系統通過水位監測子系統,可實時采集隧道水位數據;通過預警子系統,可起到險情預警告示和交通疏導作用;通過攔截子系統,當達到險情標準時,可自動對通行車輛進入隧道進行攔截;通過移動打卡值守及后臺,可將告警消息第一時間推送至三防負責人及各應急隊伍負責人,確保應急現場有人跟進、險情及時處置。
后臺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汛期期間,監控員每天會檢查視頻監控系統運行及隧道現場情況,防暴雨預警期間和防暴雨應急響應期間,24小時關注視頻監控系統運行及隧道現場情況,發現有積水或發生地質災害的隧道、涵洞或閘機落桿等異常情況,將第一時間報告處置。
一隧一策,基本實現易澇隧道涵洞全覆蓋
今年以來,黃埔區共啟動3次三級應急響應,1次二級響應,隧道智能攔截應急管理系統啟動黃色預警6次(積水深度達到15厘米以上)、紅色告警2次(積水達到27厘米以上)。
黃埔區市政中心主任陳文說:“系統投入使用以來,以后端監測數據為依據、前端應急設施設備為支撐,幫助我們做到了汛情研判預測更加科學準確,行動決策更加精準有力,應急處置更加及時高效。”
為進一步提高隧道防汛應急防御管理水平,隧道智能攔截應急管理系統還按照“一隧道一方案”設計。例如在開源大道隧道,考慮到隧道較為深長,在離隧道入口130米處安裝欄桿,桿體集成廣播、聲光報警、爆閃燈、攝像頭、LED情報板等,可滿足快速行車的警示;涉水警示牌為電子發光牌,確保隧道內涉水信息準確傳達,并設置了倒車自動開閘、閘門雙控開關功能,確保已進入隧道的車輛在遭遇積水時可安全駛出。同時,在隧道入口墻壁加掛救生箱等應急救援物資,為群眾生命安全加上“雙保險”。
目前,黃埔區共有30個市政道路下穿隧道、涵洞易澇點已建成并投入使用隧道智能攔截應急管理系統,基本實現區內全覆蓋。
相關推薦:城市交通軌道展、隧道展、城市軌道交通展覽會、城市軌道交通展覽會展位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