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位預訂:021-3114 8748
參觀/媒體聯系:18701766985
QQ:3208399867
郵箱:artsexpo@sgexpo.cn
軌道交通展訊 5月11日,隨著挖掘機揮舞長臂,由甘孜州交通和城鄉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建設,蜀道集團四川路橋交建集團承建的海螺溝景區道路災后恢復重建工程青崗坪隧道最后一層掌子面成功破壁,標志著該項目全線首座隧道順利貫通。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從項目部了解到,該項目共和2號隧道進口至支洞也實現貫通,這座全線最長隧道(全長1453米)掘進進度突破65.5%,為夏季安全度汛提供了有力保障,也為今年10月完成全線基本建成通車目標奠定了良好基礎。
首座隧道貫通意義重大
海螺溝景區道路災后恢復重建工程全線起于磨西鎮海螺溝景區大門,經絕壁公路下磨西臺地后,利用青崗坪大橋跨河,沿既有道路布線,由北向南至貢嘎神湯后,再由東向西沿景區專用通道老路布線,止于三號營地,全長約29.130千米。主要控制性工程包含4隧2橋,即青崗坪隧道、共和1號隧道、共和2號隧道、蘭花寨隧道及嘠木溝大橋、向陽坡大橋。
此次貫通的青崗坪隧道全長563米,距項目起點并不遠,入口正對青崗坪大橋。而在隧道對面,這段曾因垮塌嚴重被稱為“絕壁”的公路如今已面貌一新,邊坡處置基本完成,綠網之下種植的護坡草已經發芽。
“開挖這條隧道,主要是避繞旁邊1處大型高位崩塌、滑坡地點。”海螺溝項目現場負責人陳鵬用手指向左前方介紹。記者看到,受地震影響,原有道路上方的山體仿佛從山頂往下被撕下了“表皮”,裸露的石頭和泥土在群山之中格外醒目,數名工人如同“蜘蛛人”一般,從山頂“飛檐走壁”而下,正在進行孤石排危。
在青崗坪隧道施工中,特殊的地質條件也帶來不小的挑戰。隧道進口出現了較大裂縫,為避免擾動,項目部在洞口段采用機械開挖施工方式進洞,在洞頂采用錨固加掛網噴漿方式進行處置,同時對危巖帶裂縫加強檢測,以確保隧道掘進安全有序推進。
從進洞到貫通,青崗坪隧道施工歷時131天,“對我們來說意義重大。”陳鵬提到,青崗坪隧道貫通后,后續施工的材料運輸及人員通行有了另一條更加安全穩定快捷的通道,同時也極大提振了全體參建者的信心。
施工有序開展多個工程節點臨近
青崗坪隧道是海螺溝景區道路災后恢復重建工程的一個縮影,項目部建設的4座隧道,也就意味著穿越了4處重大地質災害點,而新建的兩座大橋,則是為了繞避兩處潛在泥石流沖溝。目前,4條隧道累計進尺已順利突破2456.3米,掘進進度突破59%,除青崗坪隧道實現貫通外,共和1號隧道已掘進650米,共和2號隧道已掘進951.9米,蘭花寨隧道已掘進300.4米,兩座大橋的下部結構已基本完成。
從青崗坪隧道乘車再往里顛簸前行,記者看到運輸車輛來回穿梭,挖掘機、吊車及工人正在緊張有序地施工。
自今年1月1日正式開工以來,海螺溝項目部高標準嚴要求加快推進施工進度,先后克服了余震頻發、邊坡落石不斷等危險,以及冬季嚴寒施工條件惡劣、道路狹窄材料運輸困難等諸多困難,在規定時間內高質量完成施工節點任務,為今年10月基本完成建成通車打下了堅實基礎,為海螺溝景區開放、推動甘孜州災后旅游經濟恢復做好了交通保障。
相關推薦:城市交通軌道展、隧道展、城市軌道交通展覽會、城市軌道交通展覽會展位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