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位預訂:021-3114 8748
參觀/媒體聯系:18701766985
QQ:3208399867
郵箱:artsexpo@sgexpo.cn
隧道展訊 城市建筑下方,有許多支撐結構深入地下,往往在盾構施工中,會避讓、保護這些結構。但,如果真的狹路相逢?這些支撐結構是否會妨礙隧道前進盾構掘進又會不會影響上方建筑?答案來了↓
5月27日下午15時30分,由廣州交投集團投資建設、中鐵十四局施工的廣州海珠灣隧道工程西線盾構隧道“大道先鋒號”盾構機成功下穿中核商務大廈等建筑物,標志著全國首例超大直徑盾構磨群樁施工順利完成,也為我國城市大盾構施工提供了寶貴案例。
中核商務大廈為6層框架結構樓房,西線盾構始發后隨即下穿該建筑,掘進范圍內,共有樁基67根,像“鋼釘”一樣扎在地下,侵入隧道約為7至9米,給盾構施工造成嚴重阻礙。
“原設計是將中核商務大廈進行拆除后,盾構機再進行下穿。”項目總工程師黃書華介紹,為最大程度減少拆建,經過方案比選以及專家研討,決定通過工藝和工法的創新,對中核商務大廈采取“原位保護”方案,對地下樁基進行托換,建立新的受力托換體確保建筑物結構穩定。
全國首例,多措并舉
為了給15米級超大直徑盾構機“大道先鋒號”預留下穿空間,需托換主梁跨超過20米,托換樁基超過一百根。盾構機需要進行大規模磨群樁施工,其中最大直徑1.5米的鉆孔灌注樁,這在全國尚屬首例,施工難度極大。
為保證盾構施工順利推進,項目提前一年對中核商務大廈進行托換體施工,同時加強對既有建筑房屋鑒定與周邊管線調查,并在中核大廈布置監測點。同時,召開專家評審會,對施工方案多次進行問診把脈,優化技術方案。
“在磨群樁施工前,我們還進行了盾構機開倉檢查與刀具更換,在過程中,嚴格控制盾構掘進參數,加強注漿控制,調整泥漿比重,增加掌子面穩定性,確保進倉截樁的安全。”黃書華表示。
根據監測數據顯示,“大道先鋒號”盾構機下穿過程中,房屋及地表差異平均沉降0.33mm,幾乎無擾動,標志著全國首例超大直徑盾構穿越既有建構筑物原位保護及磨群樁技術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