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位預訂:021-3114 8748
參觀/媒體聯系:18701766985
QQ:3208399867
郵箱:artsexpo@sgexpo.cn
在廣州這座古老而又現代的都市,一場前所未有的工程正在悄然譜寫著歷史篇章。這就是廣州海珠灣隧道,它不僅在工程技術上獨樹一幟,更在為這座城市打造一個互聯互通的未來。
最近,一臺名為“開路先鋒號”的盾構機在中核商務大廈下成功完成了最終的拼裝任務。這意味著全國首例超大直徑盾構磨群樁施工達到了圓滿的結局,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供其他城市借鑒。中核商務大廈,這座6層框架結構樓房似乎難以阻擋盾構機前進的步伐,其67根樁基深入地下,如同鋼釘般穩固,但卻像一個攔路虎阻擋盾構機前行。
通常情況下,為了讓盾構機順利前進,周邊建筑需要被拆除,然后再進行隧道施工。但這一次,為了減少拆遷損失,項目團隊聯手業內專家,多次召開會議,最后決定采用創新技術,即樁基托換和地層注漿加固,確保中核商務大廈的結構穩固。這種方法不僅避免了大面積拆遷,還展現了中國工程技術的創新實力。
考慮到“開路先鋒號”是一個15米級超大直徑的盾構機,需要預留的下穿空間也隨之增大。這意味著在它穿越的過程中,需要新建超過20米的主梁和100根以上的托換樁基。這種規模的磨群樁施工在全球都屬于首創,更不用說因地下建筑和地層條件帶來的技術難題了。
但在廣大工程師、技術員的共同努力下,這些難題逐一得到解決。他們在施工前就進行了詳盡的調查和評估,多次組織技術研討,確保每一個環節都嚴密可控。監測數據顯示,盾構機在穿越過程中只造成了1.53毫米的房屋差異沉降,實現了基本無擾動穿越,這無疑是一項技術壯舉。
海珠灣隧道不僅僅是一個工程項目,它代表了廣州與珠江三角洲地區的緊密聯系。這條隧道縱橫于海珠區和番禺區,總長達4.35公里,其中盾構段長達2102米。當它完工后,廣州中心城區將實現15分鐘直通廣州南站,這對于居民出行乃至于推動廣州國家中心城市建設來說都具有深遠的意義。
這項工程為廣州市乃至整個國家帶來了驕傲。它不僅代表了我們在工程技術上的卓越成就,還展示了我們對城市未來的遠見和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