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位預訂:021-3114 8748
參觀/媒體聯系:18701766985
QQ:3208399867
郵箱:artsexpo@sgexpo.cn
在隆隆的轟鳴聲中,盾構機的刀盤緩緩破壁而出,打通了地鐵22號線(平谷線)政務中心站至政務中心東站區間的盾構隧道。記者今天獲悉,平谷線工程的首個盾構區間已實現雙向貫通。
在施工現場的地面,有著一座檢測站,里面放置著盾構施工進展圖,包含項目的平面圖和垂直剖面圖,從兩個角度分別展示目前的盾構進度。“這張垂直剖面圖上共有392根小燈管,每一根燈管就是盾構一環的進度。現在燈管全部點亮,說明兩站地下已經貫通。”北京城建軌道建設公司22號線12標副總工程師龍長喜介紹,下一步施工團隊還將建構左、右兩線之間的聯絡通道并設置泵房,用以作為線路地下應急、排水等功能的保障中心。
在不遠處,如巨龍般的“基石一號”盾構機靜臥在地下深處,刀頭上依然掛著新鮮的泥土。兩排雪亮的燈帶照射著整條隧道,向著遠處不斷延伸。未來飛馳的地鐵將每天在此穿梭往來,將京冀兩地居民更緊密地連接在一起。
政務中心站、政務中心東站
平谷線政務中心站、政務中心東站兩站及相連區間同屬于12標項目,由北京城建軌道建設公司承建。區間左線已于6月貫通,本次貫通的右線長度625米,自政務中心站開始掘進,沿途經過兆善大街、景行路、清風路、含英西路等地向東抵達政務中心東站。
該線路位于副中心行政辦公區,在開挖過程中存在地下管線繁多、地面建筑物密集、地質松散和地下水位高等不利因素,是“基石一號”盾構機在副中心“走”過最困難的一段路。項目施工團隊為保障盾構施工安全通過地上建筑群和地下管線群,對線路區間可能的風險進行了摸排,從沿途建筑結構、樁基形式,到管線尺寸全都進行了資料匯總,根據數據信息調整挖掘方式。在考慮到人工建筑影響的同時,施工團隊還嚴格計算挖掘產生的渣土量,確保土壓平衡,預防盾構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地下水噴涌和地表沉降。據介紹,在完成本次盾構任務后,“基石一號”預計將就近投入周邊項目,繼續在平谷線建設中再展神威。
作為北京軌道交通首個盾構智能化掘進示范工程,“基石一號”盾構機進行了盾構自主掘進等相關智能化技術的研究與運用,盾構姿態控制系統實時采集盾構姿態與軸線狀態,通過人工智能算法、自動控制各分區推進壓力,實現了盾構地面駕駛、自動保壓、自動糾偏、實時遠程監控預警等功能。
不僅如此,通過搭建智能感知子系統,研究團隊關聯水平運輸和盾構掘進系統形成智能聯動,首創盾構掘進整循環智能自主掘進系統,實時把握地下現場物料情況,提高了地下施工效率。其同步開展的物料垂直智能運輸系統也實現了垂直吊裝的可視化遠程控制和智能安全吊裝,通過定位技術聯動垂直與水平兩套運輸系統,首次采用地上地下全流程智能作業。此外,項目還在施工過程中實現了管片拼裝機的智能化改造,這將讓未來管片的拼裝能夠做到自主識別、自動抓取和精準拼裝,創新了盾構全過程智能化施工成套技術。
這次區間雙線貫通是平谷線建設的標志性一步。平谷線西起CBD區域東大橋站,東至平谷中心城,途徑朝陽、通州、三河、平谷,線路全長約81.2千米。平谷線預計在副中心設置6站,段落線長15.6千米,串聯起運河商務區、副中心交通樞紐及政務中心區域,建成后副中心與平谷區之間最快僅需32分鐘,更能9分鐘抵達北三縣,將成為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的重要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