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位預訂:021-3114 8748
參觀/媒體聯系:18701766985
QQ:3208399867
郵箱:artsexpo@sgexpo.cn
天津地鐵11號線一期工程東段即將開通試運營,作為橫跨東麗與河西兩區的一條地鐵線路,地鐵11號線要在學苑北路站-海河東路站區間實現兩條隧道穿越海河,這也是全線區間工程的Ⅰ級風險源。記者為此采訪了天津地鐵11號線一期工程5標項目總工程師蔡明遷,詳細解讀地鐵隧道穿越海河的過程。
記者:地鐵下穿海河的難點在哪?
蔡明遷:2019年7月,天津地鐵11號線全線開工建設,作為一期工程東段的Ⅰ級風險源,學苑北路站-海河東路站區間需要穿越海河,施工任務極其艱巨。穿河期間,盾構區間施工現場的地上與地下緊密聯動,為盾構機安全順利平穩掘進保駕護航。在河底施工難度極大,就好比是在泡在水里的豆腐塊里打洞,盾構施工難度與安全風險是常規地層條件下數倍。
據悉,學苑北路站-海河東路站區間右線長度823.173米,左線全長825.542米。海河河面寬168米,最大水深8.16米,盾構隧道頂距河床底覆土最小厚度僅10.49米。區間線路自學苑北路站起,先后下穿各類市政管線、道路、建(構)筑物和海河及兩岸護岸樁,最終進入海河東路站,施工難度大,安全風險高。
記者:施工前做了哪些準備工作?
蔡明遷:開工前,項目團隊對區間沿線地質水文條件及風險源情況進行了細致深入的調查分析,利用無人船單波束回聲測深儀等科技手段,對海河實施水下地形精準測繪,科學制定穿越方案,并邀請專家論證確定,同時強化應急實操演練,確保穿越風險源萬無一失。
記者:穿越海河過程中,突破了哪些技術難點?
蔡明遷:參建人員嚴格落實“工作直達掌子面、落實最后一延米”要求,精心組織施工;項目公司、總經理部和標段主要管理人員駐點項目,落實24小時值班帶班。項目團隊總結右線穿越海河成功經驗,根據地層及水深變化科學調整施工參數,對盾構姿態及時糾偏、精準拼裝每一塊管片,確保成型隧道零滲漏、零破損,護岸樁及河床監測零預警、河面零污染,設備運行平穩、參數正常。可以說,地鐵11號線成功實現雙線安全平穩穿越海河Ⅰ級風險源為盾構下穿寬大河流等方面施工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地鐵11號線穿越海河關鍵節點
2022年1月20日 學苑北路站-海河東路站區間右線成功穿越海河,并于當年3月28日順利洞通。
2022年4月8日 中國交建天津地鐵11號線一期工程迎來關鍵性進展:學苑北路站-海河東路站區間左線盾構順利通過海河北岸護岸樁,標志著地鐵11號線全線區間工程Ⅰ級風險源——海河成功實現雙線穿越。
2022年5月8日 天津地鐵11號線5標項目學苑北路站-海河東路站區間左線盾構洞通,標志著11號線全線唯一穿越Ⅰ級風險源(下穿海河)的盾構區間——學海區間實現雙線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