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位預訂:021-3114 8748
參觀/媒體聯系:18701766985
QQ:3208399867
郵箱:artsexpo@sgexpo.cn
4月22日,武漢軌道交通12號線博覽路站至四新南路站區間(簡稱“博四區間”)右線盾構順利完成接收。
為盾構機穿上“鋼盔甲”安全出洞
武漢地鐵股份公司二級項目經理王斌介紹,博四區間全長1082米,右線已經貫通,左線剩余165米,正在掘進,預計5月貫通。博四區間雙線貫通后,左、右線兩臺盾構機進行維修養護,將再從四新南路站另一端始發,向四新中路站方向掘進。
在位于漢陽區的四新南路站看到,與其他盾構接收不同,在車站底部,一個巨大的鋼套筒與隧道洞口連接,約20米長。此時,盾構機已經完成掘進,正在洞門后面“待命”。
▲采用鋼套筒接收工藝,施工人員焊接密封洞門。
現場,施工人員正在焊接密封洞門,密封完成后開始拆除鋼套筒。施工人員完成銅套筒拆除施工,盾構機順利出洞。
項目部負責人謝階祥介紹,由于地處長江一級階地,地下水豐富,為安全起見,博四區間盾構接收決定采用鋼套筒工藝。
“鋼套筒工藝,簡單說就是在盾構機外部安裝一個鋼套筒,形成封閉空間,為盾構機創造一種穿越土層時的壓力環境。焊接封住洞門后,往鋼套筒填入土方,讓盾構機處于一個模擬的安全土體環境,緩慢掘進出洞。”謝階祥介紹,這種工藝可有效避免破除洞門時出現涌水涌砂等風險。
預埋注漿管打造“無滲水”車站
12號線(江北段)三標一工區包括2站3區間:博覽路站、四新南路站主體結構均已完工;博覽路站至國博中心南站區間雙線貫通,博覽路站至四新南路站區間右線貫通、左線預計5月貫通,四新南路站至四新中路站區間即將始發。
博覽路站長306.5米,標準段寬20.3米,是一座地下兩層島式車站,位于四新南路與博覽路二巷交叉路口,距離長江直線距離約2.1公里。走進站廳層,只見清水混凝土墻面、地面干燥,對于一座距離長江這么近的地下車站來說,實屬不易。
▲12號線博覽路站采用多種工藝打造“無滲水”車站。
武漢地鐵集團質量安全監察部副主管方詩濤介紹,由于博覽路站地處長江一級階地,地下水豐富,施工中“多管齊下”處理滲漏水。車站主體結構進行混凝土澆筑時,施工人員在梁柱節點、主梁與暗梁節點等鋼筋過密的部位,注意鋼筋下料尺寸及安裝過程,提前考慮振搗棒的插入位置,加強混凝土振搗控制;混凝土澆筑后嚴控拆除模板的流程,不可盲目拆撐,以免結構過早受力,引發裂縫;進行注漿填縫處理,待結構施工完成達到設計強度后,對側墻背后進行注漿填縫處理,保證墻體背后密實。
▲12號線博四區間采用鋼套筒接收盾構機。
“最大特點是采用了預埋注漿管,這在以前的地鐵施工中較少見。”方詩濤介紹,整座車站共預埋了41處注漿管,有效防止車站滲漏水現象。
四新南路站位于四新南路與江城大道交叉口,沿四新南路南側設置,與遠期規劃的10號線換乘。目前,四新南路站主體結構已封頂,正在進行10號線預留換乘空間的冠梁支撐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