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位預訂:021-3114 8748
參觀/媒體聯系:18701766985
QQ:3208399867
郵箱:artsexpo@sgexpo.cn
11月11日,伴隨著盾構啃巖的轟鳴聲,開挖直徑3.82米的“沂蒙號”盾構機破巖而出,實現精準接收,至此,山東國能費縣熱源長輸供熱管網工程下穿臨沂祊河盾構隧道實現雙線貫通。該隧道的貫通,也再次刷新了山東省最小盾構隧道直徑。
山東國能費縣熱源長輸供熱管網工程穿越祊河段采用盾構加套管法施工,隧道采用雙洞雙管設計,隧道施工采用2臺直徑3.82米泥水平衡盾構機,掘進地層為全斷面中風化石灰巖,平均巖層強度為80Mpa。據該工程施工方中鐵十五局項目負責人劉建揚介紹到:“在盾構掘進過程中,需長距離穿越祊河河床底部的中分化石灰巖、破碎帶、溶洞群及上軟下硬的復合地層等不良復雜地質。隧道與祊河河底連通,最淺埋深僅為1.2米,溶洞裂隙發育且高壓富水,透水量大,水頭高,河水補給強,透水風險很高,盾構機無法正常環流,掘進中機體又易造成卡盾,偏移等問題。該隧道區間是整個費縣供熱管網工程中難度最大、風險最高的標段,給施工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為確保施工順利進行,建設者們一方面采取加密沿線地質補勘,及時分析未掘進巖層巖溶裂隙情況,對富水破碎帶、溶洞超前注漿加固;另一方面根據現有地質環境,聯合盾構廠家對掘進中的盾構機進行提升改造,圖形化模擬盾構機掘進姿態,及時調整掘進參數;此外還通過止水環箍封住已成型隧道過水通道,改進同步注漿配比及施注管理,全天候不間斷監測預警,建立“地上地下”應急聯動機制等方式,最大限度地保障盾構施工安全。
據了解,山東國能費縣熱源長輸供熱管網工程,長度約43.6公里,起點自國家能源費縣發電有限公司向北穿越魯南高鐵、在費城街道沿魯南高鐵北側向東穿越祊河與原供熱管網對接。該工程是臨沂“十四五”能源發展規劃集中供熱重點工程,是積極響應國家“碳達峰”“碳中和”戰略決策部署的重要舉措。項目建成后,將通過大溫差技術實現熱源高效遠輸,可向臨沂北部城區提供最大供熱能力約3000萬㎡,解決城區集中供熱熱源掣肘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