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位預訂:021-3114 8748
參觀/媒體聯系:18701766985
QQ:3208399867
郵箱:artsexpo@sgexpo.cn
蘭渝鐵路西秦嶺隧道工程
(推薦單位:中國土木工程學會隧道及地下工程分會)
蘭渝鐵路西秦嶺隧道位于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設計時速200km,客貨共線電氣化鐵路,全長28.236km,為蘭渝鐵路全線第一長隧,頭號控制工程。隧道為雙洞單線,洞身設置3座斜井,總長6.088km。采用雙塊式無砟軌道,無縫線路,柔性懸掛接觸網,四顯示自動閉塞信號系統,中部設置一座長550m的緊急救援站、68個聯絡通道。工程于2008年10月開工建設,2016年12月竣工,總投資34.44億元。
科技創新與新技術應用
西秦嶺所在地層古老,巖體破碎、節理密集,隧道最大埋深1400m,穿越4套地層、7種巖性、5條斷裂帶(累計寬度1.3km)等不良地質段。隧道穿過和毗鄰多處國家生態自然保護區,環境問題敏感,環保要求嚴格。建設過程中,參建各方積極探索新技術應用,形成多項創新成果,在同類工程中具有重大推廣應用價值,經濟社會效益顯著。
突出環境保護的山嶺隧道設計施工新理念。確定的進口鉆爆法+出口TBM總體設計方案安全、高效;僅設置3座斜井,較大幅度地改變了“長隧短打”的習慣作法,有效實現環保目標且提前合同工期。
創新TBM掘進不良地質體的系統方法。建立TBM掘進不良地質體的設備參數與分級標準,提升TBM掘進復雜地質特長隧道的適應性。創造地將TSP超前地質預報、PPS自動導向、鋼支撐支護、超前預注漿、空腔回填等技術運用于TBM,成功通過多條不良地質。
成功實施多項技術革新,大幅提升工程效率和經濟效益。應用的TBM掘進與襯砌同步施工技術及研發的相關配套設備,創造了敞開式TBM最大月掘進842m,同步襯砌最大月進度860m等國內外9項紀錄,綜合效果顯著;研發多極級聯、主副驅動快速出渣系統,實現了從TBM掘進面到渣場的連續快速出渣,較傳統運輸方式,高效環保;運用和改進分渣器、變頻通風等新技術,達到節地、節水、節能等效果。
建立了完備的特長隧道通風及應急救援體系。研發自安全隧道供風、豎井均衡排煙的救援站通風排煙技術,形成特長隧道的救援站設計模式;構建以快速疏散、及時救援為目標的防災救援技術體系,安全完備。
獲獎單位
中鐵隧道局集團有限公司
中鐵十八局集團有限公司
中鐵二局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鐵建電氣化局集團有限公司
蘭渝鐵路有限責任公司
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
四川鐵科建設監理有限公司
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由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和北京詹天佑土木工程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會于1999年聯合設立,是經國家批準、住房城鄉建設部認定、科技部首批核準,在建筑、交通、鐵道、水利等土木工程領域組織開展,以表彰獎勵科技創新與新技術應用成績顯著的工程項目為宗旨的科技獎項,為促進我國土木工程科學技術的繁榮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秉承“質量安全是底線、綠色低碳是底色、科技創新是核心”的理念,目前已成功舉辦20屆,655項工程獲獎,成為中國土木工程建設領域最具影響力、最具權威性的科技創新大獎,被譽為土木工程領域的“奧斯卡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