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位預訂:021-3114 8748
參觀/媒體聯系:18701766985
QQ:3208399867
郵箱:artsexpo@sgexpo.cn
7月19日,隨著破壁而出的轟隆聲,都四山地軌道交通DSZQ-1標項目現場傳出喜訊。由蜀道新制式軌道集團都金公司投資、中鐵隧道局承建的都四山地軌道交通項目都江堰站-永豐站區間隧道勝利貫通。至此,都四山地軌道交通項目都江堰市城市段地下盾構區間全面貫通。
在都四山地軌道交通都江堰站盾構接收井,記者看到,蜀新號盾構在歷經843個日夜的艱苦奮戰,在地下掘進3412米后破壁而出。這是繼“蜀光號”盾構貫通后,項目完成的又一里程碑節點。至此,都四山地軌道交通項目6.67km都江堰市城區地下盾構區間隧道順利實現全面貫通,實現都四項目全線第一個全標段貫通,預示著富水大粒徑漂石“極限地層”掘進技術難題已被全面攻克。
據了解,此次貫通的都江堰站—永豐站區間全長3412m,采用開挖直徑9730mm土壓平衡盾構機從永豐站始發,線路沿著永安大道由東北向西南方向敷設,三次側穿成灌鐵路橋墩、下穿走馬河及其支流永柏渠到達都江堰站。
盾構區間需要穿越富水砂卵石、漂石、孤石等“極限地層”,漂石直徑在200—1500毫米之間,強度最高達到150兆帕,且含量高達80%,相當于盾構幾乎整體都在卵石、漂石堆中掘進,難度極大;隧道周邊環境情況異常復雜,區間穿越城市主干道、主污水管等市政管線。在掘進過程中,施工團隊更是遇到了地面沉降異常、卡螺機、渣土噴涌、刀具磨損、刀盤磨損,甚至卡刀盤等多重困難。
賡續兩千年前蜀郡太守李冰父子苦干實干、開拓進取的“堰工”精神,項目團隊在盾構周邊復雜地質環境下,邀請國內知名專家召開咨詢會6次、論證會4次,組織項目技術人員召開技術研討、技術總結會10余次。攻堅克難、科學組織。“我們以‘母永奇盾構極限地層研究基地工匠工作室’為依托,緊密圍繞施工過程中的重難點問題,著重在富水大粒徑漂石、孤石極限地層施工領域進行技術創新,首次在富水大粒徑漂石、孤石極限地層中,采用‘帶壓開倉’方式為盾構更換刀具,大幅提升了盾構換刀和掘進效率,助力盾構安全順利穿越沿線構建筑物和管線,并創造了砂卵石極限地層掘進單月513.6米的施工紀錄。”據都四山地軌道交通DSZQ-1標項目總工程師曹文煥介紹,都四項目都江堰城區地下盾構區間全面貫通,對項目全線加快建設起到巨大鼓舞作用,后續將進入鋪軌及機電安裝階段,為項目按期通車奠定堅實基礎。“下一步,項目將全面加快剩余車站等工程施工及收尾工作。都江堰站目前已進場施工,正在做圍護結構,預計明年7、8月能全部完工。屆時,整個土建一標,也就是都四在都江堰城區部分的工程量就會全部完工。”
都四山地軌道項目是國內首條山地軌道交通工程,首開山地軌道新制式交通先河,承擔著先行先試、示范探索的使命。項目建成后,將對延伸補充我國綜合立體交通網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和現實作用,將開創山地軌道交通新篇章,創建“交通+旅游”融合發展模式新標桿,把川西豐富的旅游資源與成都平原連為一體,極大帶動沿線經濟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