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位預訂:021-3114 8748
參觀/媒體聯系:18701766985
QQ:3208399867
郵箱:artsexpo@sgexpo.cn
近日,隨著松溪至羅沖圍區(qū)間(以下簡稱“松羅區(qū)間”)左線盾構鋼套筒順利接收完成,標志著廣州地鐵十三號線二期實現全線“洞通”目標。
據介紹,松羅區(qū)間北起松溪站,沿增槎路下方向南敷設,穿越多處重要建構筑物后接入羅沖圍站。區(qū)間所處地質情況復雜,“上軟下硬”“上砂下巖”地層占全區(qū)間約80%。區(qū)間巖溶發(fā)育,存在多處斷層破碎帶,砂層與中微風化灰?guī)r層直接接觸,施工過程極易引發(fā)沉降風險。
為攻克難題,廣州地鐵建設者們采取錯層始發(fā)的方案,調整右線盾構機掘進路徑,使穿越上軟下硬段長度減少30%。在穿越不良地層及建構筑物期間,建設者們提前對區(qū)間地層進行加密勘察,做到5米一勘,對溶土洞、砂層等不良地質進行提前預處理,確保地層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在下穿建構筑物前,提前增加樓房筏板基礎,并在地面預注漿加固地基下軟土,確保建筑物基礎穩(wěn)定。
十三號線二期工程體量大,土方開挖及出渣過程中須頻繁沖洗道路,水管損耗及人工需求量大。對此,施工單位中鐵六局、中鐵二局、中鐵五局分別在朝陽至慶豐區(qū)間、西洲至松溪區(qū)間、魚珠至珠村區(qū)間采用渣土多相分級處理技術,對盾構渣土進行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處理,降低盾構渣土的處理規(guī)模和處理難度,累計處理25萬余方渣土。
建設者們還創(chuàng)新研究出一種可收納便攜管路裝置,既節(jié)約了人工成本,方便快捷,又避免管路折損。此外,施工單位中鐵八局、中鐵隧道局、中鐵一局和中鐵三局分別在棠下站、花城廣場北站、石牌南站采取了盾構自反力過站技術,該技術較傳統過站技術施工效率平均提高了3倍以上,效率大幅提升、工期大幅縮短。
十三號線二期線路是第二條貫穿全城東西的主干線,線路自西向東,沿市區(qū)多條道路敷設,是廣州軌道交通線網中舉足輕重的東西向“大動脈”。建成后,將強化廣州地鐵核心線網的功能運力,為城市的快速發(fā)展提供堅實支撐。
截至目前,十三號線二期(朝陽—魚珠)土建工程累計完成84%。23座車站中,16座已封頂、7座進行土建施工;23個區(qū)間及出入場線均已貫通?;藣復\噲黾吧w體進行土建及機電施工,魚珠停車場已完工。15座車站開始機電安裝及裝修施工。
(注:部分車站名稱僅為工程暫定名稱,標準站名應以市政府批準公布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