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位預訂:021-3114 8748
參觀/媒體聯系:18701766985
QQ:3208399867
郵箱:artsexpo@sgexpo.cn
9月1日下午15:00時許,瑞金鐵路項目黃田隧道順利貫通,這是全線首個貫通的千米隧道,為后續全線建成通車奠定了堅實基礎。
黃田隧道為單線隧道,全長1243m,隧道地質情況復雜,洞身圍巖為殘坡積土及沙巖全強風化層,結構松散,巖體破碎,存在嚴重淺埋、偏壓情況,施工難度大,安全風險高。為確保安全優質快速地完成施工任務,項目部群策群力,有效提升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風險。
科學組織降風險
為確保安全,項目在洞口淺埋偏壓段施工采用“三臺階七步開挖預留核心土法”,將開挖斷面分為上、中、下三個部分分步進行掘進施工,下臺階開挖在上臺階支護完成后且噴射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規定的強度后進行。針對淺埋偏壓隧道的施工難點,施工采取“管超前,短進尺,強支護,少擾動,弱爆破,勤觀測,早封閉”原則,在通過技術手段保障安全的同時,同步加大了安全保障措施投入,例如有毒有害氣體自動檢測裝置、一鍵報警系統、人員定位系統等智能安全保障措施,最大限度保障過程安全。
標準施工強質量
面對隧道施工任務緊、圍巖等級差等一系列難題,為保障施工質量,項目采取多種方式保障施工質量,在狠抓方案落實、強化技術培訓、優化技術交底的同時,全面采用先進工藝工裝保障施工質量,例如安裝方便快捷的液壓式自行仰拱棧橋,為仰拱作業提供了足夠的空間,在保障安全的同時提高了工作效率;智能化二襯臺車具備預警和檢測功能,且所有監測信息均可上傳、存儲,達到過程可控制、可追溯;自動噴淋養護臺車從行走到養護噴淋部分均實現了自動化,大大提高了隧道養護效率、效果,并減輕了人工勞動強度。種種工藝的運用使項目能夠從源頭上抓好質量控制,嚴格把控每道工序質量。
精細管理控成本
針對淺埋偏壓隧道的施工難點,項目邀請隧道專家反復論證、研討,綜合考慮地質和施工條件、埋深和斷面尺寸、地表坡面情況等因素,制訂可行性最優施工方案。在滿足標準化、品質化建設的基礎上合理規劃,通過方案調整,優化施工工藝,提高了效率的同時,降低了人工成本。此外,在隧道施工中的光面爆破、超欠挖、初支、二襯、仰拱等,制定了專項考核制度,明確了要求,每道工序都進行了嚴格考核,考核結果兌現獎罰。通過考核既保障了施工質量,又降低了施工過程中材料的超額損耗,有效控制了施工成本。
優化資源搶進度
黃田隧道作為瑞梅鐵路全線首開重要工點,自開工以來,項目高度重視,從最先的征地拆遷、新建便道、駐地臨建、設備進場、資源配置等基礎工作開始時,始終秉承“開工必先,全程領先”的理念,克服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困難,提前完成了便道、駐地臨建,為順利進洞創造了條件。在施工過程中,項目還與業主、設計、監理單位建立了高效、暢通的溝通機制,根據圍巖及現場施工情況,及時調整施工工藝和資源投入,運用好超前地質預報系統,做好現場各方面服務工作,全面保障了施工效率,為隧道順利貫通奠定了堅實基礎。
黃田隧道的順利貫通,極大地鼓舞了全體參建人員的信心,我們將再接再厲,攻堅克難,緊盯節點目標,優化資源配置,以“開路先鋒”精神為導向,按時完成剩余工程,為瑞梅鐵路早日通車貢獻自己的力量,為企業的高質量發展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