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位預訂:021-3114 8748
參觀/媒體聯系:18701766985
QQ:3208399867
郵箱:artsexpo@sgexpo.cn
8月8日,由中國中鐵旗下中鐵二院勘察設計、多家工程局參建的新建貴陽至南寧高速鐵路貴陽至荔波段開通運營,貴陽至荔波最快僅需57分鐘,多彩貴州又添一條交通大動脈。
2007年,貴州荔波作為中國南方喀斯特地貌的重要組成部分,被評選為世界自然遺產并入選《世界遺產名錄》。如今,通過這條高鐵,最快57分鐘即可從貴州省會貴陽市抵達這片享有“地球綠寶石”美譽的地方。中鐵二院從2014年開始進行貴南高鐵前期勘察設計工作,2018年開工建設,歷經6年配合施工,經過近10年奮斗,不斷創新引領、不斷攻堅克難,如今交出了一份關于貴南高鐵的滿意答卷。
Part.01
智慧當先 破解勘察難題
貴南高鐵貴荔段穿越貴州高原、苗嶺山脈,橫跨清水河、澄江河、紅水河等多條河流,沿線山高谷深,地形地貌復雜多變,巖溶、危巖落石、滑坡等不良地質廣泛分布。在如此復雜地質條件下建設時速350公里高鐵面臨著諸多難題和巨大挑戰。為破解難題,中鐵二院采用了“空、天、地”綜合勘察新技術,極大地提高了貴南高鐵勘察效率及勘察精度,為大面積的選線和工程設計提供了詳實的基礎資料。
Part.02
匠心設計 精益求精選線
選線方面,中鐵二院創新采用“一套減災選線理論與方法”+“三大減災選線支撐技術”為核心的復雜艱險山區高鐵減災選線設計成套技術,開展了大面積的線路方案研究,經過預可研、可研、初步設計三階段研究了共計約1675公里的線路比較方案,最終確定了安全、經濟、適應兩省區經濟發展需要的線路方案,有效防控了建設及運營期間的風險。
Part.03
扎實技術 助力安全可靠
貴南高鐵貴州段線路橋隧比重高達90%,工程十分艱巨。沿線巖溶及巖溶水、危巖落石等工程地質問題突出。為確保施工及運營安全,對巖溶地區,隧道采取泄水洞及泄壓孔,以橋代路,樁板路基,局部注漿加固等工程措施,其中貴荔段隧道設置了約30公里的泄水洞,占比23%;通過危巖落石軌跡、能級的模擬計算,針對性地采取主被動防護網、攔石墻、防護明洞等措施,其中設置明洞的隧道有22座,占隧道63座的35%,設置不同形式防護網的隧道28座,占隧道63座的44%。
Part.04
生態環保 踐行“兩山”理論
為保護規避貴南高鐵所經區域內的相關環境敏感區域,中鐵二院設計團隊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內涵與科學論斷,貫徹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原則,盡可能選擇“無害化”方式通過相關區域,如以繞行10公里的方式繞避斗篷山-劍江國家風景名勝區螺絲殼景區;以隧道為主穿越龍架山國家森林公園,并不在保護區內設置取棄土場、施工營地等臨時工程,最大限度保護了沿線生態環境。
全線最高墩橋梁——桐子園大橋
橋址區地形劇烈起伏,相對高差約259米,施工難度大。大橋采用(92+168+92)米預應力混凝土連續剛構上跨溝谷,主墩墩高達100.5米,為全線最高橋墩,相當于近35層樓房高。
全線最長隧道——九萬大山一號隧道
九萬大山一號隧道全長17012米,是貴南高鐵最長隧道。該隧道洞身共穿越9套地層、3條斷層、2條可溶巖與非可溶巖接觸帶,上跨區域性暗河、下穿溶巖洼地眾多,施工難度大。
中鐵二院作為鐵路工程勘察設計領域的王牌企業,將繼續高擎“開路先鋒”大旗,充分發揮技術優勢,為貴南高鐵全線按期開通運營提供保障,為交通強國建設貢獻中鐵智慧、中鐵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