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位預訂:021-3114 8748
參觀/媒體聯系:18701766985
QQ:3208399867
郵箱:artsexpo@sgexpo.cn
12月30日,伴隨著石碴散落和刀盤轉動的轟鳴聲,由中鐵十九局軌道公司承建的珠三角城際軌道交通廣佛環線廣州南至白云機場段東環隧道大源站~太和站區間下行線順利貫通。
大源站~太和站區間下行線盾構隧道順利貫通
大源站~太和站區間盾構隧道工程下行線長6148米,隧道直徑8.8米,埋深12~158米,且為獨頭掘進,地質條件復雜,施工難度極高,是全線控制性工程。沿線穿越地層包括第四系的沖洪積層和殘坡積層、石炭系巖石、震旦系片麻巖和燕山期花崗巖。地層埋深大、巖石強度高(最大飽和抗壓強度達到了155兆帕),地下水豐富,水壓超高,施工和運營期間最大水壓力超過1.2兆帕,國內罕見,是目前國內盾構施工承受水壓力之最。盾構需獨頭長距離穿越巖層,穿越8條斷層破碎帶、10余處風化滯水凹槽和孤石,還要下穿水庫、大直徑高壓煤氣管道、市政道路、高速公路、鐵路,以及80余棟建筑物,工程條件復雜,穿越條件十分嚴苛,是廣佛環線工程中的重大技術難題。
大源站~太和站區間盾構隧道管片拼裝
面對困難,軌道公司廣佛環項目團隊在施工中科學研判,在實踐中不斷論證,攻克了盾構土壓平衡模式下穿越眾多建構筑物、盾構TBM模式穿越不整合接觸帶塌陷處置、土壓模式穿越上軟下硬地層時對出土量的控制、TBM/EPB雙模式盾構長距離連續皮帶機與垂直提升機出渣施工、高水壓雙模式盾構填倉注漿施工等一些列技術難題,為廣佛東環城際全線最長盾構隧道的順利貫通奠定了堅實基礎。其中“EPB+TBM雙模盾構快速轉換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科研成果《大埋深長距離復雜巖層盾構隧道綜合修建技術》獲中國施工企業管理協會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中國施工企業管理協會第三屆工程建造微創新技術大賽一等獎中國鐵建股份公司科學技術一等獎。
單護盾EPB+TBM雙模盾構示意
EPB+TBM雙模盾構快速轉換是將盾構機土壓平衡(EPB)和TBM兩種功能模同時共存并隨時切換,兼具土壓平衡盾構機和全斷面硬巖掘進機的優點,以適應在軟土層、軟巖層和全斷面巖石層復合區間的順利掘進。設備通過主機皮帶機和螺旋輸送機的平行式設計,減少了以往同類型設備的模式切換時部件拆卸更換的過程,僅需7天即可完成模式轉換。該工法獲中國施工企業管理協會首屆工程建設企業數字化、工業化、綠色低碳施工工法大賽特等獎,國家鐵路局鐵路工程建設部級工法,中國煤炭行業協會~煤炭行業(部級)工程建設工法,中國鐵建優秀工法一等獎。
大源站~太和站區間出渣施工
歷經5年,大源站~太和站盾構區間下行線順利貫通,為廣佛東環城際全線最長盾構隧道的順利貫通奠定了堅實基礎,也彰顯了集團公司在盾構隧道施工領域的領先技術實力,展示了公司在創新驅動發展方面的堅定決心和卓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