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位預訂:021-3114 8748
參觀/媒體聯系:18701766985
QQ:3208399867
郵箱:artsexpo@sgexpo.cn
8月28日上午10時,隨著直徑達13.61米的巨大刀盤緩緩轉動,唯一負責南珠(中)城際鐵路“穿海”任務的“隧越號”盾構機順利從香山至二十涌區間盾構井(下稱“香二盾構井”)始發。據悉,該盾構機要完成3千多米的區間隧道掘進任務,最后從二十涌盾構井吊出,為未來軌道交通地下聯通廣州、中山兩地創造條件。
長距離穿越珠江出海口 施工條件復雜根據施工計劃,“隧越號”盾構機于香二盾構井始發,沿中山市和信路北側向東前行,下穿珠江出海口——洪奇瀝水道后,向東北方向延伸,途經魚塘、高速大橋后到達位于廣州南沙的二十涌站。香二盾構井至二十涌區間隧道全長約3156.87米,其中下穿洪奇瀝水道約1430米。“地質勘探顯示,隧道范圍內除砂層、粉質粘土、淤泥質土及全、強風化混合花崗巖外,還有軟流塑地層、花崗巖侵入、全斷面圓礫角礫層等特殊地質段,地層變化較大,巖面起伏大,且地層透水性強,水壓高,施工風險非常大。”廣州地鐵南珠(中)城際項目中山段工程負責人孫娣飛告訴記者,“‘隧越號’盾構始發即面臨深厚富水砂層風險,隨后在軟弱富水地層中長距離穿越洪奇瀝水道,并近距離穿越高速橋梁、市政道路等敏感建(構)筑物,最終在不足0.7倍洞徑覆土條件下到達接收,是全線獨頭掘進距離最長、地質和環境風險最復雜的盾構隧道。”
采用大直徑盾構 應付復雜施工挑戰面對復雜的施工挑戰,如何確保盾構機的平安穿越,成了參建各方的頭等大事。為此,建設單位聯合中國中鐵南珠(中)城際NZZ-2標總承包項目部、中鐵隧道局、廣州地鐵設計院、廣州地鐵咨詢邀請行業專家進行技術研討,并結合類似工程建設經驗,對施工組織方案進行了技術攻關,決定采用一臺開挖直徑13.61米的泥水平衡盾構進行掘進施工,讓隧道一次成型,最大限度降低施工風險。這臺用于施工的“巨無霸”盾構機——“隧越號”全長137米,總重約3500噸,配備了常壓換刀刀盤、刀具旋轉監測、磨損檢測及開挖倉監視系統,能夠確保掘進過程中全面掌握刀盤、刀具工作狀態和掌子面情況,為掘進參數控制提供依據。同時,地鐵建設者們還增加了可伸縮擺動式主驅動,能夠簡化盾構機刀片的換刀操作流程,使換刀作業更加便捷高效,而其具備的超前水平鉆孔及同步雙液注漿功能,能夠為復雜地質條件施工提供安全保障,有效提升成型隧道質量。中鐵隧道局南珠(中)城際2標四工區項目常務副經理李彥青表示:“盾構始發掘進后,還會在背后填充采用同步雙液注漿,并根據洞內及地面監測數據、盾構掘進參數、隧道成洞質量等信息,優化調整掘進施工參數。”同時,施工項目結合工程地質條件,針對性配置了綜合、成套泥水處理系統,致力于打造高質量綠色環保工程。
截至目前,南珠(中)城際鐵路廣州段土建工程累計完成48%;3座車站、3個區間均進行土建施工;共13臺盾構機正在掘進。中山段土建工程累計完成18%;9座車站中,7座進行土建施工,2座進行前期準備;9個區間中,3個進行土建施工,其余開展施工前準備工作,共3臺盾構機正在掘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