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位預訂:021-3114 8748
參觀/媒體聯系:18701766985
QQ:3208399867
郵箱:artsexpo@sgexpo.cn
“各部門注意,各部門注意,現在刀盤轉動。”9月1日,在中鐵十四局承建的濟南市黃崗路穿黃隧道的施工現場,隨著盾構機長下達刀盤轉動的命令,世界最大直徑水下盾構隧道進入始發掘進階段。
濟南市黃崗路穿黃隧道是濟南踐行“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的標桿性工程。工程自南向北依次下穿二環北路、繞城濟廣高速、南岸大堤、黃河、北岸大堤、一級水源保護地沉沙池。工程全長約5755米,其中盾構段長3290米,盾構管片外徑16.8米,采用一臺開挖直徑17.5米的“山河號”盾構機進行施工。盾構機總長163米、重達5200噸、裝機總功率12580千瓦,是世界在建最大直徑泥水平衡盾構機。
“‘山河號’盾構機不僅足有6層樓高,還相當于16輛公交車連接在一起的長度。”中鐵十四局項目盾構經理薛永超表示,想要確保“體型”如此龐大的超大直徑盾構機順利始發,首先就是要把這臺盾構機在地下拼裝起來。
項目團隊依托高同礦創新工作室,廣泛開展“創新爭先”活動,鼓勵全體員工群思群策,積極參與小改進、小發明、小創造等“五小”成果創新活動,聚焦實用型技術研究,深化技術革新,加強技術攻關,全力為盾構機順利始發保駕護航。
“山河號”盾構機因其超大直徑特性,受到城市道路限高等因素影響,在盾體進場時不能采用以往的立放姿態進場,只能平放,進場后再翻轉站立完成吊裝。“針對這一問題,項目團隊集思廣益,開展了吊裝工裝改造,創新改進了重型扁擔梁,改造后的工裝更適用于盾體的平放吊裝,既保證吊裝時能精準調整盾體角度,又提升了拼裝速度。”項目總工高同礦介紹。這一創新改造為“山河號”盾構機如期始發奠定了基礎,同時也為超大直徑盾構機克服城市內部運輸受限問題提供了新的解決思路。
此外,盾構機是大型施工機械,整機功率大、熱源多,在施工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熱量。項目團隊在盾構施工中首次研發應用可遠程變頻控制冷卻水裝置,能夠根據冷卻水的方量調整冷卻系統的工作頻率,大大提高了盾構機的冷卻效率,在實現盾構施工“加速度”的基礎上,又降低了用電成本。
同時,項目還創新采用了使用泵送雙液漿的輸送方法,改變以往只能依靠罐車在井下運輸的局限性,在最大限度降低人力、物力成本的同時,緩解井下的交通擁堵,減少汽車尾氣的排放,助力綠色、環保施工。
“我們借助勞動競賽、‘五小’成果創新等活動契機,激勵全員針對現階段作業面遇到的重難點問題進行技術創新,讓員工的小發明、小創造助力施工生產,真正實現讓創新成果應用于‘掌子面’,成為解決實際問題、提升施工效能的有力支撐。”該項目負責人周祥表示。
據悉,黃崗路穿黃隧道項目自進場以來,始終堅持以創新引領項目建設提質增效,目前正聚焦超大直徑盾構掘進開挖面穩定性分析與地層擾動控制技術、超大直徑泥水盾構廢棄泥渣環保處理及資源化技術等5項盾構施工技術開展攻關研究,已完成科研論文10篇、工法2篇及10余篇QC課題成果,形成發明專利2項,正為創新工程建設提供源源不斷的“新動能”。